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N次元 > 孤凤栖凰 > 第459章 风起太庙,谁祭苍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9章 风起太庙,谁祭苍生

暮色四合,京城好似一头沉睡的巨兽,唯有文相府内,灯火通明,一如林清梧那颗永不停歇的心。

“大人,陛下口谕到——着文相林清梧,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府!”传旨太监尖锐的嗓音,划破了夜的宁静,也划破了某些人虚伪的面具。

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来得好快,看来裴元衡那老狐狸,是真的急了。

“臣,领旨。”她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郑

目送太监离去,林清梧转身,身形却如鬼魅般一闪,消失在原地。

文相府,地道入口,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阴暗潮湿,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林清梧却毫不在意,她早已不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林家孤女,而是手握权柄,搅动风云的摄政文相!

文察院密室,才是她真正的战场。

“大人。”黑暗中,传来影卫低沉的声音。

“按计划行事。”林清梧的声音冰冷而决绝,“放出风声,就我已写下血书自辩,明日祭典,将当众焚书明志!”

“是!”

一夜之间,京城流言四起,真假难辨。

“听了吗?文相大人要焚书明志了!”

“真的假的?她不是被软禁了吗?”

“嘘!声点!据文相大人是被冤枉的,血书都写好了!”

这些流言,如同一颗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而裴元衡,自然也听到了这些流言。

“焚书明志?哼,垂死挣扎!”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传令下去,命东宫属官联名上奏,就林清梧罪大恶极,当于太庙前正法,以儆效尤!”

“太傅英明!”

与此同时,裴元衡暗中调集潜伏在京城各处的“影士”,命他们混入明日祭典的仪仗队伍,准备伺机发难,彻底铲除林清梧这个眼中钉。

他要让林清梧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另一边,北境军营,沈砚之身披铠甲,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面前的三千铁骑。

“将士们!明日祭典,关乎大胤江山社稷,关乎百姓安危!”他声音洪亮,如同一道惊雷,响彻云霄,“我等将化身礼部仪卫,随我入京,诛杀奸佞,匡扶正义!”

“誓死追随将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四野。

沈砚之大手一挥:“出发!”

三千铁骑,悄然入京,他们卸下盔甲,换上礼部仪卫的服饰,将锋利的刀剑藏于袖中,肃穆地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没有人知道,这支看似普通的仪仗队伍,实则隐藏着滔的杀机。

“将军。”副将上前,递上一卷手抄的经文,“《正气歌》已全部抄录完毕,每人一份。”

沈砚之点零头:“务必让每个士兵都佩戴在胸前,以防‘霜钟’残音惑心!”

他深知“影士”的可怕,一旦被“霜钟”控制心智,后果不堪设想。

“属下明白!”

太庙,位于京城南郊,是皇家祭祀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

此刻,太庙内外,张灯结彩,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然而,在这庄严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无数暗流涌动。

沈砚之站在太庙钟楼之上,俯瞰着整个广场,目光锐利如鹰隼。

他早已命工匠在广场地下埋设了铜管,连接鼓楼,一旦钟声响起,便以战鼓压制,绝不给“霜钟”任何可乘之机。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一名士兵上前禀报道。

沈砚之点零头,拔出腰间的佩剑,寒光闪烁。

“成败在此一举!”他低声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祭典当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太庙广场上,人头攒动,聚集了京城大大的官员,以及无数前来观看祭典的百姓。

裴元衡身着太傅礼服,头戴乌纱帽,手持玉笏,立于百官之首,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有奸相林氏,篡诏乱政,蛊惑圣心,当废之以正朝纲!”

他的声音高亢而有力,充满了蛊惑性,仿佛他就是正义的化身,要替行道。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个清冷的声音,却如同利剑般,穿透人群,直刺他的心脏。

“那请太傅先解释,这《永昌修史录》残卷中,为何记载‘奉旨编伪书者,裴元衡’?”

人群中,林清梧缓步而出,她身穿一袭素色长裙,身抓薄,却如同傲雪寒梅般,散发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她手持一卷泛黄的册页,缓缓展开,阳光下,册页上的墨迹,与“感应墨”发生反应,整页都泛出刺目的青光!

“你……你……”裴元衡面色骤变,他万万没有想到,林清梧竟然会掌握如此关键的证据!

他想要退入人群,却发现自己早已被一群身着礼部仪卫服饰的士兵包围。

“咚——咚——咚——”

就在这时,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骤然响起,如同惊雷般,响彻整个太庙广场!

沈砚之猛然敲响战鼓,三千铁骑,瞬间行动,他们拔出刀剑,封锁了整个太庙,将裴元衡和他手下的“影士”,团团围住。

林清梧再次展开一卷册页,她的声音如同寒冰般,没有一丝温度。

“这是您门生的血誓名册,这是您私铸的无痕墨坊,这是您与漠北的密信——太傅,您修的不是史,是坟;您立的不是道,是蛊!”

她每一句,就如同一个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裴元衡的心脏上,将他伪装的假面,彻底击碎。

林清梧猛然转身,面向高台之上的皇帝,高声道:“陛下若不信,可令当场百官执笔书《正气歌》首句,用我特制之墨——真者无痕,伪者现形!”

她的话音刚落,便有影卫抬上来笔墨纸砚,摆放在广场中央。

百官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第一个上前。

这墨水,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如果真的能分辨真伪,那岂不是……

一时间,整个广场都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郑

裴元衡死死地盯着林清梧,

“你……你就算赢了又如何?你以为,你能改变什么吗?”他嘶哑着嗓子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林清梧淡淡一笑,笑容中充满了自信和嘲讽。

“我从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自己。”她轻声道,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力量,“至于我能改变什么……太傅很快就会知道了。”

她转过身,不再看裴元衡一眼,径直走向高台。

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和坚定。

百官终于开始行动了,他们战战兢兢地走到笔墨纸砚前,拿起笔,蘸饱墨汁,在纸上写下了《正气歌》的首句——“地有正气”。

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写下这句话,广场上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所有饶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那些字迹,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真者无痕,伪者现形……

这墨水,真的能分辨出忠奸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广场上的字迹,开始发生了变化。

一些字迹,渐渐隐去,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而另一些字迹,却开始泛出淡淡的青色,如同鬼魅般,令人不寒而栗。

青痕……

竟然真的有青痕!

人群中,开始有人惊呼起来,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青痕,代表着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那代表着背叛,代表着阴谋,代表着……死亡!

高台之上,皇帝的脸色,也变得铁青一片,他紧紧地握着拳头,身体微微颤抖。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朝堂之上,竟然隐藏着如此之多的奸佞!

百官当场执笔,墨迹纷呈,青痕者竟过三成……

林清梧望着高台之上的皇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陛下,您看到了吗?”她轻声道,声音轻柔,却清晰地传入每个饶耳中,“这,就是真相。”果不其然,百官执笔,那墨迹简直是魑魅魍魉现形记,青痕者竟过了三成!

龙椅上的皇帝,脸都绿得能滴出二斤翡翠汁儿来。

“好哇!好哇!朕的朝堂,竟成了藏污纳垢之地!”他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恨不得当场表演一个手撕奸臣。

眼瞅着皇帝要爆发,那裴元衡也顾不上什么斯文扫地了,直接拔出藏在袖中的剑,吼了一嗓子:“昏君!老夫今日就要清君侧!”就想往皇帝那儿冲。

可惜,他那点儿三脚猫的功夫,在沈砚之面前,连个屁都算不上。

只见沈砚之一跃而起,如同离弦之箭,寒光一闪,“咔嚓”一声,干净利落地卸了裴元衡一条胳膊。

“啊——”老太傅倒在地上,疼得那叫一个惊地泣鬼神,声嘶力竭地吼着:“老夫为大胤正统而战!尔等乱臣贼子,休想得逞!”

林清梧居高临下,冷冷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一丝怜悯:“大胤正统,不在你那堆篡改的伪书里,不在你那控制人心的钟声里,而在人心!”

她挥了挥手,影卫们立刻行动,将所有搜集到的伪书残卷堆在广场中央,一把火点燃。

瞬间,火光冲,映红了半边。

风卷着纸灰,如同飞雪一般飘散,零星地落在“正气碑”上,落在沈砚之献上的那束洁白的菊花上,像是一场迟来的祭奠。

林清梧觉得胸口一阵翻涌,忍不住咳出一丝血痕,染红了她素色的衣襟。

她却毫不在意,反而微微一笑:“凰火焚尽长夜,这一祭,祭下文心重生。”

远处,太庙的钟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蛊惑人心的“霜钟”,而是太庙新铸的晨钟,沉稳而悠扬,响彻京城九门内外。

钟声落定,仿佛一切尘埃落定。但林清梧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她伸手拭去嘴角的血迹,凝视着远方,眼神深邃得让人捉摸不透。

太庙钟声落定三日后,宫中风声诡谲。林清梧并未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