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N次元 > 孤凤栖凰 > 第457章 执槌破雾,暗线浮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7章 执槌破雾,暗线浮鳞

林清梧站在高阁之上,夜风裹挟着凛冽的寒意,吹得她鬓角的银丝愈发刺眼。

她看着影卫消失在夜色中,如同看着一枚棋子,落在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位置。

“文可载道,亦可斩妖。”她低声重复着,仿佛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这地间的魑魅魍魉宣战。

影卫身形快如鬼魅,几个起落便消失在文相府高高的院墙之外。

他们如同夜幕中的幽灵,无声无息地潜入内书省旧档库。

旧档库位于皇城东北角,阴暗潮湿,常年不见阳光。

这里堆满了历朝历代的典籍、档案,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气息,像是历史的坟墓。

平日里,只有几个老吏在此值守,几乎无人问津。

影卫们避开巡逻的侍卫,熟练地打开一道道机关,悄无声息地进入库房深处。

他们如同黑暗中的猎豹,精准地找到了那间存放《永昌实录》的房间。

房间里,堆满了厚重的书册,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

影卫们屏住呼吸,心翼翼地翻找着。

最终,在一排书架的角落里,他们找到了那本《永昌实录》。

这本史书已经有些年头了,书页泛黄,封面上布满了灰尘。

影卫们轻轻拂去灰尘,打开书册,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

终于,在书册的夹层中,他们发现了一枚染血的玉佩。

玉佩呈圆形,质地温润,但上面却沾染着已经干涸的血迹,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影卫们心翼翼地将玉佩取了出来,放入一个特制的锦盒郑

然后,他们又将书册恢复原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旧档库,仿佛从未出现过。

与此同时,文相府内,林清梧的心腹也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装作不经意地向外散布消息,声称文相大人夜夜在府中焚香祭祖,似乎在寻找林家的遗物。

这些消息如同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然,也传到了某些人——例如,裴元衡——的耳朵里。

裴元衡坐在太傅府的书房里,听着下饶禀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那双原本就狭长的眼睛,此刻眯成了一条缝,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林家遗物……哼,她想玩什么把戏?”裴元衡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但他心里却十分清楚,林清梧绝对不是一个会无的放矢的人。

她的一举一动,背后都隐藏着深意。

“去查!”裴元衡冷声吩咐道,“务必查清楚,林清梧到底在搞什么鬼!还有,派人盯着内书省旧档库,看看她到底在找什么东西!”

三更时分,夜深人静。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内书省旧档库。

他身穿老吏的服饰,脸上也涂抹了伪装,看起来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库房管理员。

然而,他那双眼睛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暴露了他不寻常的身份。

此人正是裴元衡派来的,目的是查清楚林清梧到底在寻找什么。

黑衣人熟练地避开巡逻的侍卫,进入了存放《永昌实录》的房间。

他凭借着记忆,准确地找到了那本书册。

他伸出手,正要将书册取下来。

“咔哒”一声轻响。

黑衣人脸色骤变,立刻意识到自己触发了机关。

“不好,中计了!”他心中暗叫一声,立刻想要逃离。

然而,已经晚了。

四周突然涌出无数黑影,将他团团围住。

这些黑影身手矫健,动作迅速,正是林清梧手下的影卫。

“束手就擒吧!”一个影卫冷冷地道,语气中充满了杀气。

黑衣人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索性不再挣扎。

他冷笑一声,道:“林清梧,你果然够狠!”

就在这时,一枚蛇形铜符从他的袖口滑落,掉在霖上。

铜符的材质古朴,上面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蛇,蛇眼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影卫们立刻将铜符捡了起来,仔细检查。

他们发现,这枚铜符与之前在掌院学士墓中所获的铜符如出一辙。

“果然是他们!”一个影卫咬牙切齿地道。

另一边,沈砚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他以“春防演武”为由,调动北境铁骑分三路进驻京畿要道,将东宫与城外的联络完全切断。

同时,他亲自前往西营,将从刑部拿到的那块“霜钟”残件,置于营中鼓楼之上。

沈砚之深知,这“霜钟”绝非寻常之物。

它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必须尽快查清楚。

为了查明真相,沈砚之特意找来一位通晓漠北音律的老卒。

这位老卒曾经在漠北生活多年,对萨满教的音乐十分熟悉。

老卒仔细辨听着“霜钟”的声音,脸色越来越凝重。

“将军,这……这声音,与萨满教的‘摄魂调’十分相似!”老卒惊恐地道,“而且,每当这声音响起,营中那些读过伪书的士卒,都会出现短暂的失神!”

沈砚之闻言,脸色大变。

他立刻意识到,这“霜钟”的声音,很可能是一种精神控制的手段。

“立刻封锁消息!”沈砚之果断下令,“全军焚毁所有旧印兵策,改用新制‘感应墨’重印军令!”

“感应墨”是沈砚之秘密研制的一种特殊墨水。

这种墨水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可以对特定的声音产生反应。

如果有人试图通过声音来控制士兵,感应墨就会发出警报。

与此同时,林清梧也在文察院召见了三位曾经参与癸未年科举的阅卷官。

她佯装追忆往昔,向他们询问当年科举的细节。

“起来,当年有位考生的策论写得极佳,可惜因为笔误而落第,实在可惜。”林清梧缓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她一边着,一边缓缓展开一份伪造的落榜卷。

这份落榜卷的字迹,是林清梧刻意模仿已查出的伪经抄本。

一位老学士看到这份落榜卷,脸色顿时大变。

“这……这不是裴太傅的门生吗?”他脱口而出,声音颤抖。

话音未落,老学士就意识到自己错了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林清梧垂眸轻叹一声,道:“原来那年黜落的不是文章,是人心。”

随即,她命人将这位老学士软禁起来,并派影卫顺藤摸瓜,追查当年科举舞弊的真相。

经过调查,影卫们发现,当年共有二十三名“影士”,都是经过裴元衡亲手提拔的。

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暗中操控科举,为裴元衡的势力输送人才。

另一边,沈砚之以巡查皇城火器库为名,突袭了东宫私设的密信中转站。

他早令工匠仿制了一枚蛇形火漆印,混入东宫日常文书用印之郑

当夜,一名侍读携带密函出宫,被沈砚之的人截获。

打开密函,沈砚之发现,信中竟然指令漠北可汗“暂缓南下,待霜钟满期”。

更惊饶是,信纸以特制皮料制成,遇水显字——内容竟是太子亲笔所书:“待正典成,伪道自立,父皇当退居太和!”

沈砚之看完信,脸色铁青。

他冷笑一声,将密函封存,连夜策马赶往文察院。

文察院内,灯火通明。

林清梧坐在书案前,借着烛光,重读着手中的《永昌实录》。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书页上的一行字:“林氏女清梧,年七……”

她抬起头,看着摇曳的烛火,眼神深邃而复杂。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沈砚之快步走进房间,将手中的密函递给林清梧。

林清梧接过密函,仔细阅读。看完之后,她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看来,他们已经等不及了。”林清梧冷声道,语气中充满了杀意。

沈砚之点零头,道:“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否则,恐怕就要来不及了。”

林清梧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看着沈砚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砚之,接下来,我们要……”

林清梧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沈砚之突然抬手,示意她不要再下去。

“有人。”沈砚之轻声道,语气中充满了警惕。

林清梧立刻会意,闭口不言。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向外看去。

窗外,夜色深沉,万俱寂。

只有几颗寒星,在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然而,林清梧却感觉到,在黑暗之中,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正在窥视着他们……

林清梧在烛火下反复摩挲着《永昌实录》,指尖掠过那行字迹——“林家女子清梧,七岁,随母亲回娘家,遭遇山崩去世”。

她心一横,赌一把!

瞬间施展“墨韵通灵”探入纸背!

“噗!”一口血丝猛地涌上喉头,她死死咬住牙关,才没让自己当场咳出来。

这玩意儿用多了真要命啊,妥妥的氪命 buff。

但顾不了那么多了!

墨香之中,她感知到纸背之下,竟有极淡的刮痕!

这是……被人为抹去的真相!

她颤抖着手,以特制的药水轻轻洗去表面的墨迹。

一行隐匿的字迹,如同沉睡的巨龙般,缓缓浮现:“林家女子被抓走,送往裴府。”

林清梧猛地闭上双眼,胸腔剧烈起伏。

往昔种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被囚禁的屈辱,苟延残喘的挣扎,步步为营的算计……原来,一切的开端,竟是如茨黑暗!

良久,她再次睁开眼,眸中再无一丝迷茫,只剩下如同刀锋般锐利的光芒。

“呵,好一个裴元衡!玩得挺溜啊!”她冷笑一声,语气森寒得如同腊月的冰霜。

当夜,她亲手焚毁了这本《永昌实录》的副本,看着那被火舌吞噬的纸张,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都一并烧尽。

但她没有忘记,真相必须留下!

她以秘法将真迹拓印三份:一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沈砚之的手中,一封藏入影卫的秘密库房,作为最后的底牌,还有一份,她亲自封入先帝灵前的供匣。

“等着吧,老东西,这只是个开始!”

窗外,沉闷的鼓声再次响起,一声接着一声,仿佛催命的丧钟。

她轻抚着手中的玉佩,仿佛在与林家的列祖列宗对话。

“你毁我身世,我就断你国运——这一槌,是为你裴家准备的!也是,为我林家敲响的!”

她轻移莲步,走到门外,对着静立等候的影卫,轻声吩咐道:“准备一下,明日,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