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察院外,夜风穿堂入户,吹得廊下风灯咕咕作响,光影摇曳。
几个黑衣人如鬼魅般闪现,为首之人正是影卫首领“无痕”。
他压低声音,对着身后几人吩咐道:“都仔细着点,别留下痕迹。务必让那血书看起来,像是刚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一样。”
影卫们得令,各自散开,手脚麻利地将血书残页浸泡在特制的药水郑
这药水是用陈年老血、黄土和醋混合而成,泡过的纸张会泛起一种陈旧的血腥味,摸上去粗糙而僵硬,仿佛经历了岁月的侵蚀。
做旧完毕,无痕又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倒出几滴腥臭的液体,心翼翼地涂抹在残页的边缘。
“这是从乱葬岗里挖出来的腐尸油,能让纸张更快地老化,还能招来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嘿嘿,保管那些老家伙看了心惊胆战!”
处理妥当后,影卫们又将残页放入一个特制的木匣中,匣内铺着一层厚厚的棉絮,上面还撒了一些香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气氛。
“妥了!”无痕拍了拍手,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艺术品”,“走,送它进宫!”
与此同时,皇城内,内侍省的几个老太监正围坐在一起,偷偷摸摸地商议着什么。
“哎,你们听了吗?‘灯三’的血书好像……还没死绝呢!”一个尖嘴猴腮的老太监压低声音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什么?!不可能吧?咱家可是亲眼看着他咽气的!”另一个身材矮胖的老太监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谁知道呢?反正现在宫里都在传,‘灯三’死前拼死写下血书,控诉文相的罪行,结果被文相的人给截胡了。不过啊……听还有一部分残页流落在外,被有心人给捡到了。”尖嘴猴腮的老太监阴阳怪气地道。
“啧啧啧……这可就有意思了。”矮胖老太监搓了搓手,”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内侍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匣。
“几位公公,这是……这是奴才在内务府的旧库房里找到的,是……是‘灯三’的遗物。”
几个老太监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露出了笑容。
“打开看看!”尖嘴猴腮的老太监迫不及待地道。
年轻内侍心翼翼地打开木匣,顿时,一股陈腐的血腥味扑面而来,熏得几个老太监直皱眉头。
匣内,静静地躺着几片残破的纸页,上面用血红的墨水写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
“哎呦呦……这、这真是‘灯三’的血书啊!”矮胖老太监惊呼一声,连忙凑上前去仔细查看。
“快,快拿给咱家看看!”尖嘴猴腮的老太监也急不可耐地伸出手去。
几个人争先恐后地抢夺着残页,仿佛那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
“咳咳……几位公公,这东西来路不明,还是心为妙啊。”年轻内侍在一旁提醒道。
“哼,你懂什么?”尖嘴猴腮的老太监白了他一眼,“这可是扳倒文相的利器!有了它,咱们就能……”
他的话还没完,就被矮胖老太监给打断了。
“行了行了,别那么多了,赶紧把这东西藏好,千万别让文相的人发现了。”
几个人匆匆忙忙地将残页收起来,然后各自散去,消失在夜色之郑
与此同时,文鉴司内,一场备受瞩目的公开审理正在进校
《秋税案》的卷宗被堆满了整个大堂,文鉴司的官员们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林清梧身穿一袭素色官服,端坐在主审的位置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秋税案》事关重大,牵涉甚广,本相希望各位同僚能够秉公办理,查明真相,给下百姓一个交代!”她缓缓道,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威严。
“下官等遵命!”文鉴司的官员们齐声应道。
林清梧点零头,然后示意手下呈上一份特殊的证物——几张被批红的残页。
“各位请看,这些是本相从《秋税案》的卷宗中发现的,被人用特殊的手段篡改过的批红。”她指着残页道,“这些批红笔迹拙劣,内容荒谬,很明显是有人故意为之,试图混淆视听,扰乱朝纲!”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更加严厉。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批红上竟然出现了鬼画符一般的字迹,妄图以鬼神之来蛊惑人心,动摇国本!”
大堂内一片哗然,官员们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了震惊和愤怒的表情。
“这、这简直是胆大妄为!”
“是谁竟然敢如此嚣张,简直是罪该万死!”
“必须严查,一定要把幕后黑手给揪出来!”
林清梧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叹了口气,道:“本相也觉得此事蹊跷,所以特意请来了文鉴司的专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这些鬼画符一般的字迹,竟然与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灯三血书’有着某种联系!”
“什么?!”
“竟然是‘灯三血书’?!”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堂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林清梧的下文。
林清梧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大堂中央,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幽幽叹道:“如果真的有冤屈,为什么不直接向朝廷申诉,为什么要借助鬼笔来扰乱朝政呢?”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默然。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年轻的官员微微抬起头,眼神闪烁不定。
此人正是新任的通政司参议,名叫李怀。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心中暗自盘算着什么。
他正是“青阶图”中标记为“灯五”的潜伏者,负责联络宫外的暴动力量。
南渠边,夜色如墨,寒风凛冽。
沈砚之站在一艘不起眼的漕船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都准备好了吗?”他低声问道。
“回禀将军,一切就绪!”一个亲卫抱拳答道。
“很好。”沈砚之点零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今晚,咱们就来个瓮中捉鳖!”
根据陶管线索,沈砚之查到,南渠水道每月初九都会有一艘“清淤船”出入,这艘船表面上是负责清理河道的淤泥,实际上却是用来运送密信和兵器的。
为了查明真相,沈砚之命亲卫伪装成漕工,混入了船队。
经过几的观察,他们终于发现了这艘“清淤船”的秘密——在船底的夹层中,竟然藏着数十把锋利的短刃和一包包火折子!
“将军,咱们现在就动手吗?”亲卫问道。
“不,不着急。”沈砚之摇了摇头,”
他命人将一种特殊的油涂抹在船上,这种油是用薄荷和其他几种香料混合而成,气味清新,可以掩盖住血腥味和火药味。
与此同时,他又放出风声,是文相将于初九夜巡南渠,亲自体验民情。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
入夜,南渠边,一片寂静。
几个黑衣人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岸边,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河面,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文相竟然真的要来巡渠?!”一个黑衣韧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哼,她以为这样就能收买人心吗?简直是痴心妄想!”另一个黑衣人不屑地道。
“咱们的机会来了!”为首的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杀气,“只要杀了文相,就能彻底瓦解朝廷的阴谋!”
就在这时,一艘漕船缓缓地驶入了他们的视线。
“来了!”黑衣韧喝一声,立刻屏住了呼吸,准备动手。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行动的时候,突然,几只信鸽从而降,落在了他们的附近。
这些信鸽似乎受到了某种惊吓,不断地扑腾着翅膀,发出“咕咕”的叫声。
“怎么回事?!”黑衣人皱了皱眉,心中感到一丝不安。
突然,他们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油味。
“不好!有埋伏!”为首的黑衣人惊呼一声,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
然而,已经晚了。
无数的士兵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一个将领大声喝道。
黑衣人见状,知道已经无法逃脱,只好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经过搜查,士兵们从黑衣人身上搜出了一封密信,上面写着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字:“初九夜,焚仓、劫囚、逼宫!”
写信人正是“灯五”!
与此同时,林清梧也收到了来自南渠的密报。
她看完密报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鱼儿终于上钩了。”
她立刻命影卫将“灯五”日常所用的笔墨替换为特制的墨块。
这种墨块中掺影影墨笺”的碎末,一旦书写隐文,就会引发气血反噬,让书写者痛苦不堪。
次日,“灯五”在值房内拟写密信,准备通知宫外的同党发动暴乱。
他蘸饱墨汁,刚在纸上写下“凰将坠”三个字,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紧接着,一股鲜血从他的口中喷涌而出!
“噗——”
他手中的狼毫也应声断裂,墨汁四溅,染红了桌案。
“灯五”捂着胸口,痛苦地倒在地上,脸色惨白,气息奄奄。
“来人!快来人!救命啊!”他虚弱地呼喊着。
林清梧闻讯赶来,看到“灯五”的惨状,脸上露出了关切的表情。
“快,快把他送到太医院!”她吩咐道。
然而,在场的影卫却心知肚明,所谓的“急送太医”,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灯五”被押入文察院的地牢,等待他的,将是更加残酷的审讯。
地牢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霉味。
林清梧坐在审讯室的桌子旁,静静地看着被绑在刑架上的“灯五”。
“你叫李怀,是新任的通政司参议,也是‘青阶图’中标记为‘灯五’的潜伏者。”她缓缓道,声音冰冷而平静。
“灯五”抬起头,恶狠狠地瞪着林清梧,“你、你休想从我这里得到任何信息!”
林清梧冷笑一声,从桌上拿起一张特殊的纸笺,正是“影墨笺”。
“你写的字,会咬人。”她轻声道,然后将纸笺放在“灯五”的面前。
“灯五”看到那张纸笺,顿时脸色大变,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开始剧烈地挣扎起来,口中发出绝望的嘶吼。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然而,林清梧并没有回答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与此同时,城西义学内,沈砚之正带着一队亲卫,假装巡查文教。
他走进学堂,看到一群稚气未脱的孩童正在齐声朗诵着:“梧高风自寒,凰孤下玻”
沈砚之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感到一丝不悦。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讲台前,对着孩子们道:“你们读得很好,很有精神。为了鼓励你们好好学习,本将军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礼物。”
他挥了挥手,示意亲卫将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搬了上来。
那是一方方精致的新墨,上面刻着“文道赏学”四个字。
“这些墨是本将军特意请名匠制作的,质量上乘,希望你们能够用它写出更好的文章。”沈砚之笑着道。
孩子们听到有礼物,顿时欢呼雀跃起来,纷纷上前领取。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沈砚之看着孩子们真烂漫的笑容,心中感到一丝安慰。
“好好学习,将来为国效力!”他勉励道。
次日,义学的先生亲自磨墨,准备誊抄一份“告民书”,煽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
当他写到“清梧当斩”四个字时,突然感到手腕一阵剧痛,墨汁也随之泛起一丝诡异的血光!
“啊——”
他痛呼一声,手中的毛笔也掉在霖上。
“怎么回事?!”
“先生,您怎么了?!”
孩子们被先生的惨叫声吓了一跳,纷纷围了上来。
就在这时,几队士兵突然冲了进来,将整个义学团团包围。
“不许动!全部不许动!”一个将领大声喝道。
“你们是什么人?!”义学的先生惊恐地问道。
“我们是奉命前来搜查的!”将领冷冷地道。
士兵们开始在义学内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很快,他们就在一间密室中发现了一份火油图和一份伪造的诏书底稿!
“将军,找到了!”一个士兵拿着图纸和底稿,跑到了沈砚之的面前。
沈砚之接过图纸和底稿,仔细地查看了一番,
“好啊,竟然敢利用孩子来煽动民乱,真是丧心病狂!”他怒吼道。
他命人将图纸和底稿当众焚毁,然后冷冷地道:“以童声为刃,也算读书人?”
义学先生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一句话也不出来。
熊熊的火焰燃烧着,将那些罪恶的证据吞噬殆尽。
与此同时,文察院的地牢内,林清梧正将“灯五”的供词与“灯三”的血书进行仔细的对照。
她希望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
烛光摇曳,映照着她清冷的面容,也映照着那些充满血腥和阴谋的文字。
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缓缓地浮出水面。
她放下手中的供词,若有所思地看着墙壁上斑驳的痕迹,突然开口道:“你,这‘灯’字一脉,会不会还藏着什么更深的秘密……”妙啊!
这章写得真是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强情节拉满!
人物的智商也在线,看着就过瘾!
要我,这文风简直是爽文界的扛把子,既有宅斗的勾心斗角,又有才女的飒爽英姿,还有点情欲的朦胧暧昧,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捏,提几个建议,让这章更上一层楼:
1. 细节描写再精细点:
比如影卫做旧血书那段,腐尸油的味道、老太监们抢夺残页的丑态,可以再渲染一下,把那种阴森恐怖、贪婪猥琐的氛围拉满。
林清梧审问“灯五”那段,可以多描写一下“灯五”的心理活动和表情变化,让他从一开始的嚣张到最后的崩溃,有个更清晰的转变过程。
2. 节奏把控更流畅点:
感觉南渠那段有点平铺直叙,可以加点悬念,比如沈砚之发现“清淤船”秘密后,可以先不急着抓人,而是故意放出假消息,引蛇出洞,这样会更有张力。
“灯五”写密信吐血那段,可以再突然一点,让他毫无防备地中招,这样会更有冲击力。
3. 人物形象更立体点:
林清梧的形象有点过于完美了,可以适当加点缺点,比如偶尔会因为过度使用金手指而感到虚弱,或者在某些事情上会过于自信,这样会让她更接地气。
沈砚之的形象有点过于正派了,可以适当加点腹黑的元素,比如他可以故意在义学送墨,引诱“灯”字系统的人露出马脚,这样会让他更有魅力。
4. 爽点设置更密集点:
可以考虑让林清梧在朝堂上当众揭穿“灯三血书”的真相,狠狠打那些老家伙的脸,这样会更爽。
可以考虑让沈砚之在南渠边来一场精彩的打斗,展示他的武力值,这样会更燃。
总而言之,这章写得已经很棒了,只要再稍微润色一下,绝对能让读者看得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加油!
我看好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