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城头,晨风猎猎,血迹尚未干透。
昨夜的叛乱虽被平定,尸骨却仍横陈荒野,焦黑的屋宇与断裂的戟矛昭示着暗流的狠毒。
百姓们怀着复杂的心绪议论着:
“周公亲自出战,果然护我等性命。”
“可叛兵怎会骤然齐聚?背后必有大人唆使啊!”
“听乃三监旧党所为,难道祸端又将重燃?”
人心虽稍归稳,却仍如惊鸟,风声即乱。
——
宫中,周公旦身着素衣,默然端坐。
他虽连破三监余孽的阴谋,但心头的忧虑并未减少。
“殿下,昨夜之役,叛军既败,三监余孽已受重创。殿下何故仍忧心不安?”一名心腹试探问道。
周公缓缓摇头:“三监之志,不止于试探。昨夜之举,不过是以搏大,以探吾之虚实。其背后必有更深谋计。”
他眼神锐利,似要穿透殿宇之外的迷雾。
“管、蔡、霍皆为宗亲之裔,他们若仅凭余孽之力,岂能一而再地鼓动民心?必有更大网络,暗通士林,渗入郡县。”
言罢,他起身,亲自展开舆图,指着镐京以东的大片疆土。
“关东广阔,历来豪族林立。此处一动,百姓即乱。三监若得其助,便能声势再起。”
——
此时,三监余孽果然在暗中重新聚首。
蔡叔旧将冷声怒斥:“昨夜之败,不过是中了周公之计!然则如此,岂非更要速作筹谋?若再迟疑,只怕我等基业尽毁。”
另一韧声道:“大计不可仓促。周公仁威并行,连百姓亦渐倾向于他。若无大势相助,正面争锋必败无疑。”
沉吟半晌,一人忽然冷笑:“周公虽有智略,然其政必以仁为基。吾等若能撼其仁政之基,岂非正中要害?”
“如何撼之?”
“借灾,造人祸。粮荒方息,若再兴动荡,百姓必怨。吾等若暗联关东豪族,以饥乱生祸,再以宗亲血统号召,周公岂能独力支撑?”
众人闻言,皆露出阴鸷笑意。
——
镐京之外,流言已再度起伏。
有人言:“周公虽平乱,但府库渐空,赈济无力。”有人暗中添油加醋:“命既改,社稷摇动。”
在这些流言之后,悄然有人出手收拢流民,结交郡县吏员,甚至买通军中校,播下不安的种子。
——
周公察觉风声渐紧,便再次召姜子牙入宫。
“子牙,昨夜之胜,只是破其一翼。然我观近日谣言四起,豪族亦隐有异动,恐三监已在筹更大谋局。”
姜子牙沉吟片刻,长叹一声:“三监虽败,犹似潜龙。今若不早断其根,待其成势,必将更烈。”
周公却摇头道:“成势未显,贸然动兵,恐伤百姓。吾欲以谋,胜其谋;以心,胜其心。只待其露全貌,再以雷霆手段,彻底平之。”
姜子牙点头,却在心底暗暗思量:周公的仁德固然能安人心,但三监的狠毒若真引爆大乱,只怕这一盘棋,远比想象中凶险。
——
此时,镐京上空阴云渐厚,夜风吹拂,仿佛隐隐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镐京城内,街巷之中暗流暗涌。
百姓虽因周公仁政而稍安,但在市井之间,却不断有人以隐秘口吻传播谣言:
“听东郊仓廪空虚,若再遇灾,大周恐撑不久。”
“周公虽有仁德,可三监乃宗亲血脉,若当年不被逼迫,又岂会至此?”
“命在谁,不在言辞,而在百姓心郑”
这些话表面是民间私语,实则暗有推手,日日夜夜在镐京流布。
——
这一夜,镐京郊外的一处破败寺庙,三监旧部再度聚首。烛光摇曳,面孔一张张若隐若现。
蔡叔旧将冷声开口:“周公镇守镐京,仁名渐显,百姓已不全信我等。若再坐待,吾等必亡。”
一名布衣士人叹息:“周公仁政,确有安民之效。但仁者多疑,不肯轻举。此正是吾等之机。”
“如何?”
“以东郊粮荒为引,挑起饥民暴乱,再以宗亲血统号召,宣称周公无德、力不能济。如此一来,不必大军,便能动摇人心。”
此言一出,群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
“如此,便以镐京为局心,东郊为乱点,逼周公不得不出手!”
——
不出数日,镐京东郊便有百姓聚众呼嚷:“仓廪有粮,却不发赈!周公欺民!”
有人煽动,立时有饥民冲击仓门。
守卒喝止不住,反被怒民砸伤。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急报入宫,殿上群臣再度分裂。
有人疾声呼喊:“快赈济!否则民心崩溃!”
有人怒斥:“此必三监余孽挑动!若姑息,只会愈演愈烈!”
争论未决,外头又传来噩讯:仓门被破,粮车被劫,暴民高呼“周公失德”,其势汹汹。
周公脸色骤沉,心中已有明悟:三监已不再试探,而是真刀真枪地挑起对撞。
——
他当即披甲亲行,率亲军出城,姜子牙亦随行而至。
东郊乱民见周公亲至,有人畏惧后退,但更多人受暗手鼓动,群情激奋,竟高呼:
“周公夺我生路,还我粮食!”
“命已改,三监才是真主!”
狂呼震,石块木棍齐飞。
亲军刀戈一举,火光随即映红幕。
周公立马于阵前,目光森然,怒斥:“妖言惑众,祸乱百姓!汝等若不止步,休怪孤手中之剑!”
姜子牙高举打神鞭,灵光闪烁,震碎半空阴翳。
然乱民却已失去理智,在暗手的驱使下前赴后继。
亲军与乱民正面冲撞,喊杀之声冲而起,血色再一次染红了镐京的空。
——
战至深夜,终于以乱民溃散、余孽潜逃而告终。
周公纵马立于焦土之间,望着遍地哀嚎,眼神冷厉中透着无奈。
“仁政虽可安人心,但若有人以乱心相扰,便如逆流行舟,非利剑不可制。”
姜子牙点头,低声道:“此番正撞,已是三监暗流露锋。下一次……恐怕便要掀起更大的风雷了。”
——
这正是:
仁政抚民犹未固,暗潮潜动夜如炉。
三监虽挫仍阴狠,一战风雷几欲无。
——
话三监旧党暗流虽经重创,却在更大谋局中再聚,阴影愈深,波澜渐烈。
周公与姜子牙虽力图以仁德抚世,却不得不面对这股潜藏的烈焰。
接下来,这暗流将如何与大周政局正面碰撞,下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