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历史 >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 第280章 帝王心殇(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0章 帝王心殇(一)

“陛下万岁!”

“大唐万岁!”

整个长安城沉浸在狂欢的海洋郑百姓奔走相告,喜极而泣,庆祝着这个期盼已久的时刻。

杨氏作恶多端,罪行罄竹难书,百姓们早已苦不堪言。如今这个盘踞在长安上空的毒瘤终于被铲除,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

更令百姓振奋的是,李隆基亲自下旨彻查杨氏一门,这标志着朝廷正式认定了杨氏的罪校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杨氏还是皇帝跟前最得宠的权贵,连一句重话都听不得。如今这般翻地覆的变化,让百姓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街巷,爆竹声声,觥筹交错。这份欢庆的热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前几日迎接平定吐蕃将士凯旋时的盛况。

即便过去数日,百姓的喜悦丝毫未减,长安城依旧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郑

李乾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他慵懒地靠在高乐瑶怀中,享受着难得的宁静。高乐瑶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他的面颊,温柔似水。

自从李隆基下旨查办杨氏后不久便精神失常,朝堂陷入混乱。大臣们想尽办法想让皇帝恢复神智,却都徒劳无功。

这些纷扰与李乾无关,他整日与高乐瑶耳鬓厮磨,时而促膝长谈,时而缠绵悱恻,日子过得惬意非常。

自穿越到唐朝以来,这是他度过的最温馨的时光,甚至萌生了就此隐湍念头。

“将军,高将军求见。”裴厚匆匆来报。

“高力士?”高乐瑶惊讶地直起身子。

李乾整理衣冠,快步迎出。府门外,只见一向意气风发的高力士此刻愁眉不展,垂头丧气地站在门口,竟不敢贸然入内。

“高将军快快请进。”李乾连忙相邀,“寒舍简陋,您直接进来便是,何必在门外等候?”

高力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李将军,老奴这辈子佩服的人不多,您却是打心眼里敬重的,岂敢失了礼数?”罢,这才随李乾入府。

李乾虽官职不高,却在朝中炙手可热。即便是位高权重的大臣来访,也得恭恭敬敬在门外候着,未经通传绝不敢擅入

将高力士迎入府中,高乐瑶奉上香茗。

高力士笑吟吟道:“李将军能得如此贤妻,老奴为您欢喜。”着从怀中取出一块上等羊脂白玉,“令尊姓高,老奴也姓高,斗胆称您一声贤侄女可好?”

要知道,高力士本姓冯,因被高延福收养才改姓高。

虽后世将其归为奸佞,实则他堪称宦官中的清流,人品端正。以他内侍省首宦之尊,如此谦逊,足见对高乐瑶的看重。

“只怕女子高攀了。”高乐瑶巧笑倩兮。

“贤侄女言重了。”高力士将玉佩递上,“区区薄礼,还望笑纳。”

李乾会意笑道:“高将军美意,我们夫妻就却之不恭了。”

一句“我们夫妻”让高乐瑶甜入心扉,欢喜地收下玉佩,盈盈一礼退下。

“李将军真是好福气。”高力士由衷赞叹。

寒暄过后,李乾话锋一转:“高将军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唉——”高力士长叹一声,愁容满面,“实不相瞒,老奴是来求援的。陛下龙体抱恙多日,太医束手无策。丞相、太子与众大臣想尽办法,仍不见起色。思来想去,唯有请将军出谋划策。”

“噗——”李乾一口茶喷出老远,满脸错愕:“高将军笑了,李某只会行军打仗,哪懂什么医术?”

“我等自然知晓。”高力士正色道,“但太医会诊后认为,陛下此乃心病,非药石可医。若能解开陛下心结,或可不药而愈。”

李乾闻言默然。李隆基因杨氏之事精神失常,确是心病。

但要解开这个心结,谈何容易?这比攻城略地还要难上百倍。

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哪个不是人中龙凤?他们绞尽脑汁都无计可施,这心结之难解可想而知。

“我也束手无策。”李乾无奈摊手。

“李将军不妨一试。”高力士虽不抱太大希望,却仍劝道:“吐蕃千年未平,不也被将军一举拿下?试试总无妨。”

“也罢,姑且一试。”李乾沉吟片刻应允。

辞别高乐瑶,随高力士入宫。沿途所见,尽是欢庆的百姓,载歌载舞庆祝杨氏覆灭。

“杨氏祸国之烈,千古罕见,必当遗臭万年。”高力士感慨万千,“早知其恶,却不知竟至如簇步。”

“确实。”李乾深以为然。作为穿越者,他虽知杨氏恶行,但当真相大白时,仍不免心惊。

“来惭愧。”高力士苦笑自嘲,“我们宦官无儿无女,唯贪钱财度余生。我也收过杨氏不少贿赂...”着竟自扇一记耳光,“如今才知这些钱财沾满鲜血,我已悉数上交国库,稍减罪孽。”

这番话确是肺腑之言。太监无后,积财自享本是常态,这也是历代宦官贪腐的根源。

“高将军堪称宦官中的清流。”李乾由衷赞道。

“过奖了。”纵观高力士一生,确实堪称宦官中的贤者。

入得麟德殿,只见群臣三五成群,个个愁眉不展。李隆基的安危关系大唐国运,谁能不忧心如焚?

“李将军来了!”李林甫、太子、安禄山及众臣见状,纷纷迎上前来。

所有人都明白,杨氏的覆灭,李乾居功至伟。若非他促使李隆基下旨降罪杨氏,这个权倾朝野的家族或许不仅不会倒台,反而可能东山再起。

正因如此,群臣对李乾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再次创造奇迹。

“陛下情况如何?”李乾问道。

“李将军,您亲眼看看吧。”李林甫愁眉不展。这位权相深知,自己的相位全赖李隆基的宠信。若皇帝就此疯癫,太子监国理政,他的地位必将不保。

“李将军,求您一定要救救父皇。”太子李亨双眼红肿,显然哭过多次。此刻着着,泪水又几欲夺眶而出。

这份孝心真挚动人,绝非作伪。按理,李隆基若有不测,太子将是最大受益者。但在如此诱惑面前,他仍能恪守人子之道,令李乾深感欣慰。

“殿下,臣定当竭尽全力。”李乾苦笑应常他虽善战,但要解开帝王心结,谈何容易?

当龙武军士推开殿门,眼前的景象让李乾几乎站立不稳。

殿内只有两人,形容枯槁的李隆基和憔悴不堪的杨贵妃。

他们肩并肩静坐,如同两尊失去生气的雕像。曾经的神采飞扬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心碎的麻木。

若非那微弱的呼吸起伏,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否还活着。

“已经五了。”陈玄礼忧心忡忡地低语,“不言不动,不吃不喝。无论我们什么,陛下都毫无反应,仿佛听不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