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不解。
若是白家都被软禁,那白石洲为什么会好好的待在和县?
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变故?
“苏大姐有所不知,白家家主有位兄弟镇守西南,人称西南侯,此人骁勇善战,据传西南军两万精兵所向披靡,这两万人都是侯爷带出来的,只听从侯爷一脉。老太爷连年征战损了身体,并无子嗣留下。白石洲作为白家嫡系幼子,幼时便由白家老祖宗做主,过继给了老侯爷传承香火。”秦柔回忆。
这些都是她爹告诉他的,也得亏她爹是个武将,不拘一格,才把这种事儿也当做八卦讲给闺女听。
玲珑心下诧异,想不到她知道这么多。
“秦夫人所言不差,三公子确属于西南侯一脉。”玲珑肯定。
苏云明白了,白石洲的处境微妙,上头的人觊觎西南两万精兵,以白石洲作为要挟,会事半功倍。
所以,这才把白石洲派往和县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有朱章这样的走狗帮他们办事,白石洲孤立无援,只能就范。
苏云撇嘴,“这些朝堂的风云诡谲,分分钟都能要人命,还是我们庄稼人好,种地多简单?”
秦柔也只能尬笑,可不觉得她这样的聪明人会是个简单的。
“行吧,玲珑就先跟你走吧。”苏云大方道。
玲珑略迟疑,“东家,我办完事就回来。”
她也不想回去了,太可怕了。
苏云摆手,“行了,这里少不了你一口吃的。对了,你就把平哥儿放在这里,我让兰花给他喂奶。”
玲珑有些舍不得平哥儿,但她没有奶水,此去也是凶险,自然没办法照顾好平哥。
而且这孩子跟林家众人也熟了,特别是陈兰花,许是吃了她的奶水,平哥儿十分亲昵陈兰花。
“多谢东家。”
苏云觉得玲珑还有事儿瞒着自己,只是也不多问。
有些事儿还是不知道的好。
秦柔带着玲珑去见谢三郎,也不知三人了什么,傍晚他们便带着玲珑进城了。
江虎来找苏云,“东家,茶山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好!”
苏云思索了半,还是决定把吴族人安排到茶山。
吴家兄弟俩身上都有些功夫,族里还有几个年轻人,身上功夫也不弱。
听他们早年走过镖,否则也不可能带着村民平安走到这里,战斗力自然不弱。
苏云心想还真是捡到了宝,于是便让吴大成带着这些人负责看守茶山。
至于其他的妇人?
苏云把他们安排在茶山山脚下,这里也有一处平地,距离山谷不算近,从侧面上茶山也算顺路。
何况,山谷的入口有江老爹把守,他们轻易进去不得。
吴族人听活儿如此简单,心里都有些不确信,直到苏云跟他们了一番,才知道真的是找了个好东家。
“这片茶山都是我买下的,茶叶可都是宝贝,可以采收春夏两季,做成茶砖销往南方。你们的任务便是负责看守茶山,避免外人进入,当然若是打不过,便跑回来告诉我,保住性命要紧。”苏云交代。
在她眼里,人命总比东西要金贵。
“还有那山下的荒地,你们族人可以开荒,前三年免征赋税,收下的粮食应该够你们吃喝。三年之后,每年给我两成的租子,干满五年,若是你们还想要做我的长工,便接着按照这个规矩来,若是你们不愿,也可以另谋出路。还有,房子没盖起来之前,你们可以住在炭窑厂厂房里,盖房的费用由我来出。”
听苏云了一通,吴大成兄弟都有些不敢相信。
听阿娘这东家人好,可没想到竟然这么大方,他们何德何能,竟然遇到这么大方的东家!
别五年,就算让他们干十年,二十年都是愿意的。
在老家的时候,他们累死累活,一年要交上去五成的租子,剩下的都不够家里人喝粥。
“谢东家!我们一定会好好干。”
苏云也觉得自己的条件够优厚。
“跟着我干的,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但我这里也是有规矩的。便是要管住你们的嘴,茶山上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与外人泄露。”
吴家兄弟急忙保证,一定好会约束好族人。
其实苏云也知道,所有秘密都不可能烂在肚子里,但能保住一是一,等到她的自保能力再强一些。
安排好吴家众人,又去找杨坝头商量了盖房的事儿。
杨把头被她的有些晕头转向,这刚盖完谢家的房子,马上又要盖房子了?
这是一歇都不让他歇呀!
甜蜜的烦恼!
不过对他来,这意味着有钱赚。
“你是真打算给那些佃户盖房子?”
杨把头有些不解,他觉得苏云是个冤大头,但凡是佃户,那又不是她买回来的人,将来还是要走的,给他们住那么好干什么?
不过他善于换位思考,他如今也算是林家的长工,遇到大方的东家,自然是舒心的很。
苏云点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们若是想要走,我也拦不住,但总会有新的佃户住进来,房子又跑不了。所以这房子也要盖的结实稳固,还是得你来干我才放心。”
“行,既然你要盖那我便去盖。”杨把头被人肯定,心花怒放!
“那把头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去茶山看看。”苏云了然。
杨把头也答应下来,谢家的房子已经接近尾声,之后,他会跟林有武一起去山上看看。
林有武知道家里来了这么一群长工,是吴族人,有些忧愁。
他担心村民会不高兴,毕竟他们家现在有什么事儿都要雇佣村里人,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收入,可若是有凌户,那这些收入不就没了?
苏云也夸赞他想得周到。
“只是,咱们家如今有茶山,我还想着要种更多的茶树,这需要人管理。再,吴家人里还有不少人被我分配去干其他的事情,人数还不是很够。”苏云道。
她没的是,长工的稳定性更好!
这些日子,苏云发现也有不少村民起了心思。
许是看到张氏做买卖生意红火,也有人跟着出去做买卖,卖的也是橡果凉粉。
这是张氏回跟她的,在镇上碰到了自己村的村民,也在卖凉粉!
只是他们的调料不是秘制的,没有自家生意好。
但即使如此,张氏还是有些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