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578章 访故交后人 查自家血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8章 访故交后人 查自家血脉

萧西风这次建康之行中,可能是因为他的境界到了合道境,修为发生质变,星狗给他打开了一点前世记忆,让他得知了“钱塘萧西风”的上一世是“岭南韦西风”,也知道了韦西风一生的轨迹。

这样的话,他更加得去岭南走走了。

不过,他还是先把建康、钱塘一带的线索捋一捋。

作为阳间凡人时,萧西风的生活圈子主要在钱塘、建康,因果关联程度依次是古桑乡萧家及四个战友、吴兴武康沈林子家族、彭城王刘义康、滑台将军朱修之。

这次找到了朱修之将军的后人朱雨,萧西风析出一缕神魂植入他的魂魄。

只要在酆都地府范围内,萧西风即可随时查探朱雨的行迹和状态。

前几参观同泰寺,陆学仁提到南梁主管佛教事务的机构叫贰庙府,贰庙令名沈寡。

萧西风出于对“沈”姓的敏感,追踪查了一下,结果有意外收获:这位沈寡还真是自己的熟人之后。

沈寡父亲名沈旋,祖父沈约正是萧西风恩人沈林子之孙、沈璞之子。

沈约是萧衍登上皇位的操盘手之一。萧衍登基后,他先后担任中书令、尚书令、侍症太子少傅。

他在东城府办公,实际行使丞相职权。

沈约比萧衍大十几岁,学识渊博,萧衍得闲时经常找沈约聊。

有一次,君臣二人聊到大臣张稷。

张稷也是老臣,与沈约是儿女亲家。

张稷非常关心底层农户生存处境,他在担任尚书左仆射时,因为农蚕政策与萧衍意见不合,被贬为吴兴郡太守。

沈约与萧衍聊到张稷时,一时失口,为张稷辩解几句。

萧衍被扫了兴,起身拂袖而去。

沈约因此事颇为忧惧,常做噩梦。

有次,沈约梦见齐和帝萧宝融拿一把剑割掉了自己的舌头。

萧宝融正是前朝萧齐的末代皇帝。是沈约、范云为萧衍出谋划策,逼萧宝融禅位给萧衍。

后来,二人更是出主意,让萧衍派亲信郑伯禽毒杀了降为巴陵王的萧宝融。

沈约梦到萧宝融找自己报仇,非常惶恐。

于是他请来道士做法事,书写敕章,为自己向萧宝融开脱。

敕章大致内容是,萧衍禅代之事与自己无关。

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萧衍很快知道了沈约书写的敕章内容。

他也是迷信佛道之人,认为沈约不讲义气,对其行为非常生气。

萧衍派徐勉到沈府谴责沈约。沈约得知皇帝知道了自己赤章内容,惊惧而死。

萧衍本来一肚子气。但他确实是千古性慈之人,听沈约死了,气也就消了。

只是在给沈约上谥号时,徐勉提出用“文”字,萧衍则道:“沈约心机深沉,一生学问只显露一半,就用‘隐’字吧。”

沈约因此被赐隐侯。

中国文化重视死后谥号。谥号的用字是非常讲究的。

谥号用字,“文”字居第一位,“武”排第二,“忠”为第三……

“文”字是赞颂治国才能和文化修养。是最高美谥。

“隐”字既有坚守美德、才华含而不吐之意,也可理解为遮掩光芒、心怀叵测。最多是平谥,略显贬抑。

萧衍用“隐”字给沈约盖棺定论,一定不是赞许意思。

幸好萧衍不是记仇之人。他对沈约后人,没有丝毫为难。

其实,萧衍好像没有诚心为难过任何人。

沈寡父亲沈旋担任过司徒右长史、太子仆。因辟谷过度早死。

沈寡有一兄名沈众,现任散骑常侍、太子中舍人。

前太子萧统病死后,二子萧综也去逝。萧衍立三子萧纲为新太子。

萧西风在沈众、沈寡识海各植了一缕神魂。

至于前老板彭城王刘义康,萧西风查了一下,皇帝刘义隆弄死弟弟刘义康时,竟然将他儿子、孙子辈的男丁全部秘密处死,让刘义康断了后。

刘义隆自己有19子,18人不得善终,只有第九子刘昶逃到北魏,做到大将军,被封宋王,得以寿终正寝。

萧西风“联系”上了朱修之将军和沈林子大饶后人后,便到钱塘古桑乡去看看自家后人情况。

前世身萧西风有一妻两妾,育有二子四女。

大儿子萧在望、二儿子萧在野。

最亲近的人还有两个弟弟。

二儿子萧在野服兵役时,长官是同姓将军萧道成。

虽然在族谱里关系非常疏远,但因萧在野箭术撩,引起了萧道成注意。

萧在野后来被萧道成转为募勇兵,成为他的近卫军一员。

萧道成后来代宋称帝,建立齐国。

萧在野也算是跟着鸡犬升,担任了吴郡郡尉。

所以,萧西风的二儿子后人脱离乡村,成了城里人。

大儿子萧在望育有二子三女。长子萧宥甸、次子萧宥癸。

萧西风晋级分神境阴修时,选定的分神分身就是萧宥癸的长子萧讷。

一般来,从分神境修士突破到合道境修士,至少也得大几十年甚至百年。

萧西风选择萧讷是很合适的。

可是萧西风却没料到自己不是普通修士,他从分神境到合道境所花的时间太短了。

突破合道境前必须收回分神。萧西风没得选择,只能眼睁睁看着曾孙萧讷战死,自己收回分神。不久后破境成为合道境修士。

幸好萧宥癸还有儿子续接香火。

萧西风在古桑乡大儿子后人男丁身上留了标识,又到吴郡治所吴县(苏州),找到二子后人男丁,也留了记号。

搞定这些后,他回到钟山,前往皇宫古柳附近,与葛彧见面作别。

接着,萧西风通知陆学仁,自己要离开建康,要他不必来辞。

随后,他招呼马健,出发去岭南。

同时传讯通知刘莎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