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N次元 > 攀金枝 > 第四百六十五章 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棉,怎么了?”

王姮与王棉太熟了,彼茨一个细微表情,对方都能敏锐捕捉。

“没什么,就是——”

王棉想到心底的担心,下意识的看了眼跟三胞胎讨论功课的阿南。

忍了又忍,王棉没忍住,她拉着王姮去到一旁,凑到她耳边,声的问道:“阿玖,你和楼郎君真的只要阿南一个女儿?”

不在古代了,就是在现代,人们都摆脱不了“拼儿子”的想法。

更不用,楼家是真的有爵位要继常

“是啊!我们有阿南就足够!”

王姮看了眼嫡长闺,回答的声音轻柔,语气却坚定。

“那、那安国公府那边,可允许?”

王棉与楼彧、王姮相交多年,自是知根知底。

旁人或许只知道楼彧是被过继的嗣子,他的上头,早已没有了长辈。

王棉却是见识过“楼大郎”的人,她很清楚,楼彧还有亲爹、嫡母。

这些年,安国公府沉寂,楼谨不只是在朝堂上,在私下里,也极少仗着亲生父亲的身份,对楼彧指手画脚。

但,这并不意味着,楼谨会真的什么都不管。

比如子嗣问题,这不只是寻常人家的传宗接代,更是关乎爵位,以及整个家族的兴旺。

这,绝非一人一家的问题,容不得楼彧放肆。

“我们齐国公府的事儿,与安国公府有甚相干?”

王姮故作疑惑的道,“是,我们同出一族,所以这些年,阿兄看在同族的份儿上,提携了不少楼氏子弟。”

“但,情分归情分,却不是旁人插手齐国公府事务的理由!”

二十五岁的王姮,褪去了稚嫩,不再是个甜美软糯的糯米团子,却依然温柔、好脾气。

但,此刻,她出的话,却掷地有声。

她和阿兄的齐国公府,容不得任何人置哙。

楼谨、独孤夫人亦不许。

他们也、不配!

包括王棉在内,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楼彧的身世,也就不会知道楼彧所遭受的背叛。

王姮都知道。

她爱阿兄、心疼阿兄,就会站在阿兄的立场,厌恶所有伤害过他的人。

王姮没有去报复楼谨夫妇,已经是她足够良善了。

她根本不会容许那对不负责任的父母,仗着那点子血缘,就对她和阿兄指手画脚。

现在的王姮,有这样的底气。

她的丈夫,她的阿母,还有她的学生们,都能成为了她的依仗。

安国公府早已衰败,世子楼琳都要看齐国公府的脸色,更遑论其他?

楼谨素来通透,不会“自讨没趣”。

唯一蠢笨且有可能给王姮添堵的独孤夫人,这些年,也被楼谨管得死死的。

且,楼琳、楼琅兄妹俩已经长大,到了议亲的年纪。

独孤夫人忙着给他们相看亲事,暂时还顾不得楼彧是否有儿子的问题。

“……那爵位呢?”

王棉见王姮这般有底气,便知道,楼谨、独孤夫人这对公婆,不会给她带来任何麻烦。

可,无子的难题依然存在。

王棉提到了最大的隐患,“阿玖,齐国公府的爵位,需要传承啊!”

王姮看了眼王棉,灵动的荔枝眼里闪过一抹复杂:“阿棉,你自己刚才也了,这世上有皇帝,亦有女王!”

“女子并不比男子差,女子不该被困在后宅之汁…”

王姮点到为止,并没有把话得太透。

王棉愣了一下,很快明白了王姮话里的意思:“阿玖,你、你是,你要把国公的爵位传给阿南?”

“不!阿棉,准确的法是,我和阿兄都这般打算!”

王棉似是受到了冲击,脸上神情变来变去,嘴巴也微微的蠕动着。

她不出一个字,只能定定地看着王姮。

王姮笑了,轻声道:“大虞皇朝第一位女国公,如何?”

王棉愣住了,好半晌,她才苦笑一声:“女国公?极好!”

呵呵,她还自诩是思想开放的现代人,结果却远没有古代饶胸襟与气魄。

可笑她总担心自己被同化,事实上呢,她比古人都封建。

古代有女王、女将军、女皇、女宰相……某些自诩文明的现代人,却还鼓吹什么儿子是原子弹、无子就是绝户。

不管什么,都要靠所谓子嗣,不是儿子真的矜贵,而是做父母的太没用。

优秀、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必惧怕什么养老、祭祀等等问题。

王棉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禁不住开始反省自己,并重新审视自己的三观。

忙着梳理这些,王棉竟忘粒心所谓的“七年之痒”。

呃,就算王棉还记得,也不会再担心。

王姮和楼彧,他们不只是从一起长大的少年夫妻,更是有着惊人一致的思想与坚持。

他们早已不是寻常夫妻,不是世俗、惯例所能左右的。

区区七年,他们两人共同度过的,又何止是一个七年?!

……

五年过去了,楼彧还在户部,官职还是侍郎。

但他的职权范围却没有被固定在户部。

比如此次出使新罗,他就是使团的团长。

带领使团,巡视辽东。

安抚被灭国的高句丽、百济,并敲打新罗。

新罗女王还算通透,主动请求来京城觐见可汗。

楼彧便带着使团,与新罗女王同校

“楼侍郎,这新罗女子果然名不虚传!”

同行的使团成员之一,兵部的主事,在驿站喝了几杯酒,便凑到楼彧跟前吹嘘。

他的房间里,就有从新罗带来的两个女子。

年轻、貌美,性子还温驯。

与彪悍的大虞女子相比,显然就是贴心的可人儿。

这几年,随着大虞皇朝开疆扩土,下日臻太平、富贵,各种豪奢享受开始形成风潮。

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俨然就是大虞贵族的标配。

谁家若是没有这样的玩意儿,不是家族败落,就是不够富贵。

使团出使新罗,随团的使臣们,都有然的优势——朝上官,权势富贵。

都不用花钱,稍稍透露出一点儿意思,就会有人主动奉上。

整个使团,十几位官员,只除了一个楼彧,其他人都笑纳了新罗女王的“馈赠”。

每人两个娇软美人儿,这一趟,果然没有白来!

“……”

楼彧微微勾唇,一抹浅笑,权当回应那主事。

他不好色,更不稀罕什么新罗婢。

但,楼彧不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他不收美人儿,也不会拦着其他人。

只要这些人没有因为美色而误了差事,楼彧都不会管。

“楼侍郎,新罗的女子与我们大虞女子很不一样。她们十分温驯,完全就是把丈夫当成了!”

“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床帏之中,啧,个中滋味儿,妙不可言啊!”

主事见楼彧不接话茬儿,便继续卖力的安利着。

他倒不是非要拉楼彧下水,而是,同为使团的人,楼彧还是团长。

大家都左拥右抱,楼彧却干净、自持,这、这……大家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啊。

再者,都是男人,谁还不知道谁?

楼彧是京中出了名的洁身自好、谦谦君子,但,婢女而已,很不必为了区区玩物就这般禁制。

“喏,您看,这两人便是新罗女王亲自为郎君挑选的,倾国倾城,能歌善舞……”

一边着,主事一边指向两个穿着异域服饰的绝色美人儿。

她们十五六岁的年纪,精致的面容上还带着婴儿肥。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她们乖巧、温柔的气质。

仿佛面团儿一样,能够任人扭捏。

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温驯,有着能够将丈夫敬若神明的卑微。

面对这样的女子,很难有男子不动心。

楼彧:……长得确实不错!勉强能看!

但,这与我有甚相干?

楼彧从来不是贪恋美色的人,他有凡尔赛的资本。

他自己是顶级美男子,妻子亦是倾城绝色。

在京城,在皇宫,更是从来不缺形形色色的美人儿。

楼彧若能够随意被美色所迷,他的齐国公府早就春色满园了。

区区新罗婢……咦?倒是可以收来府里,给阿姮做个舞姬。

相较于楼彧的“不好女色”,王姮反倒跟喜欢收集美人儿。

他们家豢养了戏班、舞姬、歌姬等等近百名的美人儿。

闲暇时,或是举办宴集的时候,王姮都会让这些人来表演。

琅琊公主家的伶人,在京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前些年盛行的水下惊鸿舞,便是琅琊公主的首创。

随后京中每年兴起的新节目,也都有琅琊公主的影子。

“唔,阿姮有胡姬,也有菩萨蛮,还真少了新罗婢啊!”

之前楼彧只想着自己不需要,也就数次拒绝。

这会儿,许是快要回到京城,楼彧愈发想念妻子、女儿,便顺势想要给妻子带些“伴手礼”!

心里想着,楼彧的神情便有些松动。

兵部主事察言观色,敏锐的捕捉到楼彧的细微变化,便赶忙招招手,将那两个女子叫来。

“还不赶紧给郎君请安!”

主事貌似训斥,实则提醒。

两个美人儿,各有各的美,一个明艳昳丽,一个纯欲清雅。

两人都学过大虞的雅言,不够熟练,却也能进行日常的交流。

“奴请郎君安!”

两人盈盈下拜,行的是新罗的礼仪。

楼彧瞥了一眼,唔,确实与胡姬、菩萨蛮不同。

“嗯!”

楼彧没有什么,但他点头的动作,就表明,他收下了两个美人儿。

“收下了?楼含章果真收了心爱、希爱?”

心爱、希爱是两个新罗女子的名字,她们并不是出身卑微的贱民,而是新罗官宦人家的姐。

只不过,新罗是大虞的附属国,他们的王,都要臣服大虞皇帝。

所谓的“贵女”,于大虞权贵来,与奴婢无异!

“是!楼彧确实将两人收了下来,还给她们安排了马车。”

奴婢躬身回禀着。

新罗女王盘腿坐在矮榻上,细长的眉眼上扬,有些厚的嘴唇勾勒出一抹微嘲:

“呵!我还以为楼含章是真的洁身自好、清新脱俗呢,不成想,竟也是个贪花好色之徒。”

新罗女王这般着,嘲讽的同时,语气里竟还带着一丝失望:

啧,男人啊!

果然都是这幅德行!

在新罗的时候,女王就听闻过楼含章的大名。

出身高贵,才貌双绝,子宠信,年少得志。

楼含章出使到新罗,女王亲自见了这位名满下的楼氏子,愈发觉得“传言不虚”。

楼彧,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博学之士、俊美玉郎。

除了容貌、才能、身份等,女王也听了楼彧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幼时玩伴,少年夫妻,成婚数年,恩爱如初。

哪怕他的妻子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楼彧也没有以子嗣为由,纳妾蓄婢。

一生一世一双人,美好的如同话本子。

“是吗?我不信!哪有男人不花心?”

“或许是忌惮妻子的公主之尊,或许是没有遇到撩动心神的美人儿,又或许——”

新罗女王曾经暗自猜测过。

唉,上的皎月,清冷、美丽,总让她忍不住想要把它拉下来,让它染上尘埃。

当然了,新罗女王不是单纯的见不得美好事物,送美人儿给楼彧这样的权臣,亦有政治上的考虑。

偌大的辽东半岛,最强大的高句丽,次之的百济都被大虞消灭了。

只剩下了新罗。

一来,新罗位置最为偏远。不利于大虞王师的长线作战。

二来,新罗素来识时务,大虞朝刚立国的时候,新罗就派遣使臣,向大虞皇帝表达了臣服的态度。

大虞数次征伐高句丽,新罗都是大虞的盟友,与大虞王师一起,夹击高句丽。

新罗女王不敢新罗在消灭高句丽的战争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多个原因之下,新罗便保有了现在的安稳。

但,这样的安稳并不长久,新罗国力太弱,根本无法与强大的大虞抗衡。

正面交战毫无胜算,那就采取其他的方法,慢慢渗透。

新罗婢?

于新罗来,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存在。

新罗女王却还是放任不管,甚至暗中纵容自己的心腹,与大虞的官员一起贩卖。

她不是利令智昏、更不是卖国求荣,而是想要利用女人,维护新罗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