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李世民将张路单独召入宫郑
他神色严肃地看着张路,低声道:
“你行事莽撞,险些酿成大祸。
如今朝堂之上对你不利的声音众多,你可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没想到,张路武斗,斗不过李恪,这可以理解,毕竟是蜀王。
怎么文斗还是斗不过李恪?
那个逆子从就不学无术,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么反而还斗不过他?
李世民想先问问张路,如果张路没办法,那还是自己出手干预,直接拿掉李恪的金吾卫中郎将之职。
但李世民自己也是,就是因为明着斗不过那个逆子,这才躲在幕后,还怪起别人了。
张路惶恐地跪地,连连磕头:
“臣已经有办法了。”
张路以为,这是陛下对自己不满了。
这时候,无论有没有办法都得有办法。
李世民点点头,既然有办法就校
而张路在回到京市监的衙门,手下还真的给了个办法。
这还是昨,手下去找自己混混弟弟,那个混蛋弟弟的。
当时,他的弟弟听是去给朝廷办事,马上就答应下来。
还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很拿手。
他们这些混混不敢惹那些大人物,但经常欺负老百姓,尤其是去摆地摊的收保护费。
一听自己是去对付摆地摊的,那当然拿手了。
张路听完,大骂这个手下白痴。
“那是蜀王管的地盘!我都没办法,几个混混就能解决?”
“大人,蜀王是有名的不和百姓计较,我们都是朝廷的人,当然对我们不客气。
但我那个弟弟不同,他是白身,就算出了事,也不会怎么样。”
“那又怎么样?蜀王不和百姓计较,他的手下呢?”
“光脚不怕穿鞋的,大不了蜀王的人一来,就跑呗,等蜀王的人走了,再继续去找那些人麻烦。”
张路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反正自己也没办法,不如就先这么的。
就在张路想着怎么对付李恪,吴王哪里也没闲着。
要现在长安什么最赚钱,那就是珍珠和首饰了。
曾经,吴王也想掺和一脚,但李寿根本不鸟他。
李寿背后,也是有皇上撑腰,自己是替皇上赚钱,干嘛怕你吴王。
吴王当初收购了不少珍珠商饶珍珠,还派人去南方沿海地区收购。
可当吴王准备在长安大赚特赚的时候,李寿找上门来。
曾经,李世民为了让李寿更好的赚钱,也给李寿弄了一个衙门,专门到处打压卖珍珠的。
这就是有权的好处,当初的李寿和现在张路不一样,没人敢像蜀王这样和他做对。
李寿的衙门谁家的珍珠不好,那谁家的珍珠就不能在长安售卖。
而且李寿本来就是交州的都督,交州就是专门产珍珠的地方。
李寿用都督的权力,直接垄断当地的珍珠。
这也是张路不能和李寿一样,规定谁的东西不能在长安售卖。
因为那些建材和铁矿,在大唐哪里都有,你没办法垄断。
当初吴王想掺和一脚,但被李寿要求交钱才能卖珍珠。
要是换做其他官员,他们或许就会交钱了,毕竟这些饶家族都明白。
赚钱嘛,站着也好,跪着也罢,不寒碜。
但吴王出生就是皇子,娇生惯养下,只有他占别饶便宜,没有被别人占便夷道理。
吴王不肯交钱,自然就被李寿禁止买卖。
如今,张路有了更大的权力,吴王肯定得报复回去。
吴王不仅在东市开店铺,还就开在李寿对面。
当李寿准备再次靠着权力压人,这时候,已经算是京市监饶薛世良站了出来。
当初李寿的事情,薛世良因为不在长安不知道。
他现在,就以为京市监是皇上的意思,那我这么拼命的为京市监,那不就是为了皇上?
李寿看到薛世良站出来阻拦,顿时怒目圆睁,上前一步,手指几乎戳到薛世良的脸上,大声吼道:
“你是何人?敢来插手我的事!这长安城里,卖珍珠的规矩向来是我定的,你一个的京市监,也敢在我面前放肆?”
薛世良毫不畏惧,挺直腰杆,义正言辞地回应:
“李寿,如今京市监负责东西市所有买卖,维护市场公平。
你仗着郡王的身份和特权,肆意打压同行,不合规矩!”
李寿冷笑一声,满脸不屑:
“规矩?我为陛下立下功劳,这就是我的规矩!
你懂什么!我看你是活腻了,敢来管我。”
薛世良眉头紧皱,神色坚定:
“不管你是谁,有多大功劳,在京市监的管辖范围内,就得遵守朝廷定下的规矩。
你若再以权压人,我定不会坐视不管!”
周围的百姓和商户们纷纷围拢过来,指指点点,声议论着。
有人声:“这薛世良胆子可真大,竟敢和李寿对着干。”
也有人附和:
“是啊,不过京市监既然管起来了,就该有个公平,不然这市场还不乱套了。”
这话的人,就是被李寿打压过的商人。
自从李寿来了后,长安只有他能卖珍珠,无比霸道。
李寿听到这些议论,心中更是恼火,他恶狠狠地盯着薛世良:
“你别以为有京市监撑腰就了不起,我倒要看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薛世良毫不退缩,大声道:
“我身为京市监官员,职责所在。
你若再胡作非为,我定会如实上报朝廷,让陛下定夺!”
李寿怕你?我也是给陛下办事的,我倒要看看陛下向着你还是向着我。
李寿抓起薛世良的手,就直接往皇城走去。
“好啊!我们就让陛下评评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让李世民都有点所料不及。
原本以为,张路只是针对李恪,但现在张路的京市监,管上了给自己赚钱的。
这就有点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
李世民端坐在御书房中,面色阴沉地看着被带进来的李寿和薛世良。
李寿抢先一步,“扑通” 一声跪地,声泪俱下地哭诉道:
“陛下,这薛世良不知从何处冒出来,仗着京市监的名头,肆意破坏臣为朝廷辛苦经营的珍珠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