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科幻 > 华夏龙脉 > 第140章 山河重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河岸边的晨雾还未散尽,陆寻踩着湿润的河滩往前走,护脉刀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掌心的共生纹轻轻发烫,能清晰 “看” 到地珠在嵩山之下发出的湛蓝光晕,顺着黄河地脉往上下游蔓延,将黑红色的煞气一点点逼出河床:“果然在自行修复。” 他蹲下身掬起一捧河水,浑浊的泥浆竟在掌心慢慢沉淀,露出下面清澈的水流,“地珠的力量比想象中更强。”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耳垂后轻颤,符面映出河床深处的景象 —— 无数细的龙纹从地脉中钻出来,像针线般缝合着之前裂开的地缝,河底的淤泥里冒出翠绿的水草,连许久不见的锦鲤都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寻哥你看!鱼儿都回来了!” 她往河滩上撒了把龙息草籽,草籽落地即生根,顺着河岸长出一溜嫩绿的新芽,“血珠这些草能固沙护堤,比青铜残片还管用。”

王胖子扛着铁锹在岸边挖坑,军大衣敞开着露出里面的棉布褂子:“奶奶的这黄河水总算清了!” 他往坑里栽了棵垂柳,离火珠往树根旁一放,青蓝色的火焰围着树根转了圈,泥土瞬间变得湿润肥沃,“胖爷这手种树的本事咋样?以后这岸边肯定绿树成荫!” 垂柳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摆,像是在点头致谢。

陆寻望着河面,共生纹突然指引他看向下游的拐弯处。那里的水流还有些湍急,河滩上的碎石被冲得七零八落:“那里得布个‘玉带环腰’局。” 他捡起块扁平的青石,往拐弯处的水底一按,“石头镇住冲煞,再种上芦苇挡水,水流自然就缓了。” 青石刚落水,周围的浪花竟真的了许多,几只水鸟趁机落在石上梳理羽毛。

正着,上游传来百姓的欢呼声。十几个渔民摇着木船顺流而下,渔网里装满了鲜活的鱼虾,船头上还插着新采的野花:“陆先生!您看这鱼!” 为首的老渔民举着条金红色的鲤鱼,皱纹里都带着笑,“自打河水清了,这鱼就跟疯了似的往网里钻,往后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陆寻往渔民的船上扔了袋龙息草籽:“把这个混在鱼食里喂鱼,再在船尾种上芦苇,保准你们每次都满载而归。” 他指着岸边的垂柳,“这些树能挡风护堤,你们多照看着点,来年开春这里就能成好景致。” 共生纹感应到渔民们的气脉与地脉相连,形成股温暖的循环,“人心顺了,水脉自然就顺了。”

离开黄河岸边时,陆寻的共生纹突然指向西方。他抬头望去,华山的方向隐约有金光闪烁,那是地珠的气脉在修复受损的山峰:“该去华山看看了。” 他翻身上马,护脉刀往空中一指,“地珠在补峰,咱们得去搭把手。”

华山脚下的村庄里,百姓们正忙着清理碎石。之前被劫劈开的山峰缺口处,竟有金红色的气脉在缓缓流动,像岩浆般填补着裂缝,缺口边缘长出了翠绿的苔藓:“真邪门了!这山自己长上了!” 村里的老木匠举着锛子往新房梁上刻龙纹,“陆先生的没错,这龙脉真的在护着咱们。”

陆寻站在山脚下,掌心的共生纹与山峰的气脉共鸣。他能 “看” 到地珠的蓝光顺着山缝往山顶钻,将断裂的龙脉气脉重新连接,每块坠落的岩石都在气脉的牵引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得给山峰加道‘镇峰符’。” 他捡起块带有龙纹的青石,用护脉刀在上面刻下 “稳” 字,往缺口处的岩石上一贴,“这样能让气脉更稳固。”

林婉儿往山缝里撒了把催生符,符纸化作绿光融入岩石,缺口处竟冒出几株顽强的迎客松,根系紧紧抓着岩石生长:“血珠松树最能聚气,种在这里正好能帮山峰稳固根基。” 她往百姓手里递过符纸,“把这些符贴在房梁上,家里的气场就能顺着地脉接上山峰的气脉,保准住得安稳。”

王胖子正帮着百姓修补屋顶,离火珠往瓦片上一扫,破损的瓦片瞬间变得完好如初:“奶奶的这地珠真是好东西!” 他指着山顶的方向,“你们看那缺口,昨还老大一个,今就快合上了,以后再也不用怕山塌下来了!” 百姓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纷纷欢呼起来,手里的活计都快了几分。

离开华山时,夕阳正染红际。陆寻的共生纹突然感应到洛阳方向的气脉波动,那里的业火虽已熄灭,但地脉还有些躁动:“去洛阳。” 他勒转马头,“得给那里布个‘水火既济’局,免得火气复燃。”

洛阳城的断壁残垣间已升起袅袅炊烟,百姓们在废墟上清理砖石,准备重建家园。之前被野火焚烧的土地上,竟长出了青翠的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陆先生来了!” 正在搬砖的伙子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您的法子真管用,自打埋下那几块青石,就再没起过火!”

陆寻走到城中心的水井旁,共生纹显示这里的水脉有些滞涩。他让人找来七块圆石,围着井沿摆成七星阵:“井水通地脉,用七星阵引气,水能克火,火能暖土,正好平衡。” 他往井里投了枚铜钱,井水突然泛起涟漪,顺着地脉往四周扩散,所过之处,焦黑的土地渐渐变得湿润,“这样就不怕火气再聚了。”

林婉儿带着女人们在废墟上种花,听石符指引她们把耐旱的仙人掌种在曾经起火的地方,把喜水的绿萝种在水井周围:“血珠花草能调和气场,仙人掌克火,绿萝引水,搭配着种最稳当。” 她往花丛中撒了把草籽,“这些是固土的香草,长出后能防风沙,夏还能驱蚊呢。”

王胖子蹲在路边给孩子们讲故事,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青蓝色的火焰逗得孩子们直笑:“想当年胖爷跟煞龙打架,那火比洛阳城的业火还旺……” 他瞥见陆寻在摆阵,突然一拍大腿,“寻哥要不要帮忙?胖爷这火能烘干潮气!” 着就举着火珠往刚砌好的土墙边跑,帮着把湿泥烤干。

陆寻望着重建中的洛阳城,共生纹感应到这里的气脉正在恢复平和。业火留下的燥热被井水和花草慢慢中和,百姓们的欢声笑语顺着地脉往四周扩散,与龙脉气脉形成温暖的循环:“这才是最好的风水局。” 他轻声,“人心齐,气场顺,再大的灾难都能扛过去。”

蜀山的云雾带着淡淡的檀香,陆寻踩着石阶往上走,每一步都能感觉到珠和地珠的气脉在这里交汇。之前被煞气侵蚀的道观正在重建,玄机子道长带着弟子们在殿前种树,朱砂墨往树根上一点,树苗瞬间就抽出了新芽:“陆友来得正好!” 玄机子笑着拱手,“你看这蜀山,龙脉一活,连草木都疯长!”

陆寻往三清殿的方向走去,共生纹指引他看向殿后的炼丹炉。炉底的地脉气脉有些紊乱,导致炉火忽明忽暗:“这里得布个‘聚气阵’。” 他捡起四块炼丹用的青石,围着丹炉摆成方形,“青石引地脉,丹炉聚火气,这样炼丹时就稳了。” 青石刚摆好,炉火果然变得稳定起来,发出柔和的红光。

林婉儿的听石符映出后山的景象 —— 之前干涸的泉眼正在冒水,泉水顺着山道往下流,滋养着沿途的草木,几只猴子在溪边喝水打闹:“血珠这泉水带着龙气,喝了能强身健体。” 她往泉眼边放了块刻石 “灵” 字的木牌,“让弟子们别往水里乱扔东西,这泉眼可是蜀山的命脉。”

王胖子被几个道士围着问东问西,他得意地掏出离火珠:“想看胖爷表演喷火不?这火能烤肉还能炼丹,厉害着呐!” 着就往火堆里扔了块红薯,青蓝色的火焰围着红薯转了圈,很快就飘出香甜的气味,“以后你们谁想吃烤红薯,找胖爷准没错!”

陆寻站在蜀山之巅,望着九州方向。共生纹让他清晰感知到各处的修复进展:黄河水清见底,华山缺口渐合,洛阳烟火重燃,蜀山草木葱茏。三颗镇龙珠的光芒在际连成稳固的三角,将祥和的气脉源源不断地送往各地:“总算告一段落了。” 他轻声感叹,护脉刀在阳光下泛着满足的嗡鸣。

下山时,百姓们正在路边的空地上搭建戏台,木匠在雕刻新的戏楼梁柱,戏班的伶人在调试琴弦,孩子们围着刚栽好的桃树追逐打闹。陆寻路过戏台时,老木匠举着刻刀喊道:“陆先生您看这梁上的龙纹,照着您的风水图样刻的,保准镇宅!”

陆寻笑着点头,掌心的共生纹与戏台的气脉产生共鸣。他能感觉到这里的气场温暖而活跃,百姓的欢声笑语、工匠的凿木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顺着地脉往龙脉深处钻,又从龙脉中带回更旺盛的生机:“这才是最好的风水。” 他对身边的林婉儿和王胖子,“不是靠符阵强行维持,是靠人间烟火自然滋养。”

夕阳西下时,三人坐在山坡上看着重建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间的云雾交织成温柔的纱幔,远处的黄河如金色的丝带蜿蜒流淌,华山的轮廓在晚霞中显得格外庄严。陆寻的共生纹轻轻闪烁,映出九州龙脉正在缓缓复苏,像沉睡的巨龙渐渐睁开眼睛:“山河重整,人心归安。” 他轻声,眼眶有些湿润。

王胖子往嘴里灌了口二锅头,酒液顺着下巴滴在草地上,竟长出朵的蒲公英:“奶奶的这酒真成仙酿了!” 他指着远处的星空,“你们看那三颗最亮的星星,像不像镇龙珠?” 枢星、嵩山方向、曲阜方向果然各有颗亮星,在夜空下遥遥相对,“以后胖爷就看着这三颗星喝酒,保准睡得香!”

林婉儿靠在陆寻肩上,听石符映出幅温暖的画面 —— 多年后,黄河岸边绿树成荫,华山之巅香火鼎盛,洛阳城里戏声不断,蜀山之上云雾缭绕。守脉人与百姓世代相传,守护着这份共生的约定,孩子们听着龙脉的故事长大,手中的护脉刀变成了种树的铁锹,青铜残片化作了护堤的青石:“寻哥你看,这就是未来。”

陆寻握紧她的手,掌心的共生纹与听石符的蓝光交织成温暖的光:“不是未来,是现在。” 他望着山下渐次亮起的灯火,“山河重整只是开始,守护共生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总会迎来真正的地归一。”

夜色渐深,三饶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远处的镇龙珠光芒与星光交融,在九州大地上织成张无形的守护网,网住了人间烟火,也网住了龙脉生机。陆寻知道,这场跨越数卷的守护之战并未结束,只是换了种更温柔的方式延续 —— 在田埂上的脚步里,在屋檐下的炊烟中,在百姓们的笑脸上,在每颗守护着共生约定的心里。

山河重整,生机渐起,而守脉饶故事,将在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上永远流传,直到龙脉与人间的共生之约,化作地间最温暖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