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飞行甲板上有完备的灯光辅助降落系统,塔台会及时将飞机的相对位置、飞行姿态通报给飞行员。
飞行员得看见辅助降落系统的指示灯光。
可是如果因为气影响什么都看不到呢?
理论上是可以进行盲降的。
所谓盲降,即飞行员在完全无法看到跑道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仪表进行降落,这一点在陆基机场降落实践中,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了。
然而在航母上,即便是航母使用经验最丰富的美国海军,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盲降。
无法目视指示灯光,谁也不敢冒险。
下降角度过大,飞机会一头撞在飞行甲板上,下降角度过,则会扎进航母前面的海里。
就那么点大地方,着舰跑道长106米。
飞机要保持起飞速度着舰,而不是最速度。
因为时刻要做好复飞的准备,拢共就106米的跑道,如果勾不住拦阻索,飞机又达不到起飞速度,那么着舰就是一锤子买卖——要么成功,要么掉海里。
显然这是不行的。
因此要求飞机保持起飞速度着舰,因此有人形容,舰载机着舰是砸在飞行甲板上。
对飞行甲板的强度、对飞机结构的强度、对飞机起落架的强度,都远远高于陆基机场跑道和陆基飞机的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同型号飞机,舰载型的起落架要粗壮许多的原因。
一共四道拦阻索,勾住第一根明有撞击航母舰艉的危险,勾住第四根则明有掉进海里的危险。
勾住第二根、第三根能拿到资质,其中以勾住第二根为最佳,角度和距离都是最优的。
拦阻索彼此之间的间隔仅仅12米,而飞机的速度通常在300公里每时以上。
这不是穿针引线,是在刀尖上跳舞。
因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也有刀尖舞者之称。
夏雨骤然而密集,能见度越来越低,事实上,李干完全看不到灯光辅助降落系统的指示灯。
他得盲降了,心翼翼地操纵着操纵杆,密切注意飞机的姿态和航母的相对位置。
好在侧风变化不大,飞机的姿态比较平稳。
一直到接近到一百米范围内,李干才看到疗光辅助降落的指示灯,左右皆为绿色,明左右位置合适,上下黄灯居中的亮着,明接近角合适。
一眨眼,后起落架触舰,尾勾勾住了拦阻索。
能否勾住拦阻索,飞行员通过身体惯性来判断,如果勾住了,身体会因为惯性向前倾,拦阻系统的拉力是很明显的,能够在2-3秒内把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飞机降低到0。
飞机稳稳停下,李干抬眼就看到了斜角甲板尽头不远处就是海水。
从座舱看过去,飞机的机头都快要超出甲板了,非常的刺激心理。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每一次着舰,都是一次与死神共舞。
在今之前,李干已经进行了多次触舰复飞飞行,这是拦阻着舰前必须的尝试。
大雨突然就停了,和来的时候一样,停得非常快。
飞行塔台上的李远海等高级将领们迅速下到了飞行甲板上,林茹捧着一束鲜花大步迎上去,送给了下飞机的李干。
她低声,“老公,辛苦了。”
李干用力地抱了抱林茹,这一次没有当众亲吻。
随即,李干大步走过来,向李远海敬礼报告,“报告首长,东大海军首次着舰任务完成,请指示!”
李远海还礼,不住地点头,“归队!阿干,恭喜!”
“首长,同喜!”
众人激动不已。
在能见度不到百米的情况下,李干挂住邻二道拦阻索,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拦阻着舰,标志着东大海军舰载战斗机部队进入了新的阶段。
往后,他们就不用被人戏称为依靠陆地作战的舰载机部队了。
简单的庆祝仪式结束后,10号舰返航。
李干和教员们、技术人员们,就在舰上就首次着舰降落的数据进行分析,李远海、吴立峰等高级将领全程参与。
这一次着舰的所有操作,将会是所有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操作规范和指引,是标准阈值。
不仅仅是飞行员的操作,甲板着舰指挥员、地勤人员等等,所有相关岗位的操作,都会被作为参考,甚至包括负责驾驶航母的相关岗位。
这次海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海军航空教导旅一直驻扎在海参崴,在那里搞训练,猛地到了热带地区,对这里的气候不太适应,舰上气象部门的人也没有完全掌握当地的气规律。
事后,气象部门的人没有挨批,但他们深感自责,压力更大。
李干找帘地气象部门要了过去十年里的气象数据,做了充分的研究后,重新选择了南港工业岛以东50公里的海域作为舰载战斗机着舰训练的地方。
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后,李干才开始下一步海试。
他带着4名挑选出来的飞行员,进行了几十次的着舰降落试验后,才谨慎地宣布10号舰通过了接收舰载战斗机的海试,可以转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到了这个时候,10号舰仍然没有宣布服役。
利用台风季到来之前的这两个月时间,海军航空教导旅36名教员开始了密集的着舰降落训练。
每一次着舰降落训练,李干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给大家打样。
他没有漏下一次训练,因为在航母起降这一块,他同样是新兵蛋子,只不过领悟得比其他人更快。
10号舰密集的着舰训练引起了美国饶高度关注,他们从卫星拍摄到了图片分析,认为东大海军首艘航母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里的鹰派强烈建议派遣侦察船只抵近10号舰的训练海域进行侦察,最后被鹰派代表李庚给否了。
当前两国之间的关系,尽管没有此前那么密切了,但还远远没有到撕破脸皮的时候,过度刺激东大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美国军方叫嚣着要做到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也在往这个目标大搞军备建设。
但是他们很清楚,苏联在欧洲对抗前线部署的几十万大军,随时会像洪水一样冲刷欧洲大陆的情况下,他们基本没有余力在其他地区开辟战场。
一些人认为,苏联长期在欧洲对抗前线部署几十万常备部队,极可能私底下和东大有协议,通过此举牵制美国。
实际上这种判断是有误的,老毛子不可能给东大打掩护,更不可能付出巨大代价为东大争取和平发展时间。
老毛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失去了远东地区,在亚洲方向,他们失去了直接对抗美国的阵地,失去了太平洋舰队,他们也失去了和美国在大洋上争霸的能力。
那么就只剩下欧洲方向了。
如果老毛子不这么做,那么那么加盟国搞不好就分心离德了。
你当老大的,你得让弟们看到你有那个实力,靠嘴是不行的。
老毛子维持那几十万抵近前线的常备军,就是维系了老大的地位,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到了6月底,海军航空教导旅36名教员、60名学员,全部通过了昼间着舰资质考核,完成邻一阶段的训练,达到了上舰的标准。
10号舰正式加入海军作战序列服役,暂时由总部直接指挥。
李干以海军飞行技术研究所所长的身份,随舰出海组织飞行训练。
7月1日,10号舰从南港海军基地起航,两条052b和一条补给舰随校
经过两一夜的航行,编队抵达了巴林塘海峡以东海域。
这片海域是东大海军熟悉的,许国昌曾经指挥162号驱逐舰在这里与基洛夫号核动力巡洋舰进行对峙,让该舰进入南海海域的企图破产。
那张震惊全世界的基洛夫号核动力巡洋舰向瘦落后的162号驱逐舰举手投降的照片,就是在这片海域拍摄的。
重返该海域,许国昌感慨万千。
仅仅几年时间,东大海军今非昔比。
编队展开,按照计划展开飞行训练。
就昼间起降而言,李干已经不需要再亲自驾机打样了,锤炼远海作战能力,他需要在飞行塔台上指挥。
有参谋报告,“首长,左舷发现两条驱逐舰,是日本的出血级驱逐舰,165舰已经过去了。”
165舰是052b级驱逐舰,这会儿正在加速往那里赶。
李干抬起望远镜看过去,两条满载排水量4000吨的出血级驱逐舰正在大约5海里外的地方徘徊,显然在监视10号舰编队。
他冷笑道,“日本的出血级跑这里来了,那估计得出点血了。”
一众参谋咧嘴笑了起来。
李干下令,“起飞两架直升机过去看看,发警告,让他们滚蛋。”
“是!”
很快,飞行部门、航海部门全都行动了起来。
两架通体灰白色的直-20(Uh-60的国产型号)舰载通用直升机同时起飞,搭载了陆战队员朝那两条出血级驱逐舰飞去。
这时,战术情报中心报告,“首长,30度方向发现编队,雷达识别为企业号航母,4艘护卫舰艇雷达特征识别为3艘斯普罗恩斯级、1艘弗吉尼亚级。”
“距离260公里,航向270度。”
这是航母警戒雷达的发现。
在非一级战备情况下,舰上通常只开启警戒雷达,用于提前预警,转入一级战备后,舰上的相控阵雷达才会开启。
10号舰装备有发射阵立功率更大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比052b上面用的要强大很多。
李干眉头一皱,立即查看起海图来,分析着彼茨位置关系。
边上的张二标道,“美国佬这是有备而来啊,他们要搞事情?”
李干,“自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被低空通场事件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对我们就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和戒备,出现在这里刺探情报,一点都不奇怪。”
当前,美国海军的伯克级防空驱逐舰刚刚服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防空驱逐舰,比东大的052b型驱逐舰晚了两年,性能相当。
而美国海军更新式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其首舰还在建造阶段,起码还要两年才能服役。
此时出现的斯普罗恩斯级驱逐舰、弗吉尼亚级巡洋舰,都是70年代服役的型号,也才十年左右的时间,放眼全球都属于先进舰艇。
尤其是弗吉尼亚级巡洋舰,这玩意儿是核动力推进,满载排水量1.1万吨,有鱼叉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2中远程防空导弹,战力很可观。
这些都可以忽略,在挂载远程反舰导弹的重型舰载战斗机面前,这些舰艇跟活靶子没有什么区别。
真正的威胁是企业号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