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铛铛铛!

伙计敲锣。

白行礼致谢:“多谢诸位客人信任店。为安众人之心,我白竑这就砸碎坛子,将炸食的原食材,取出来给大家伙过目!”

白举起拳头,哐当哐当,直接将两个坛子砸碎。

大家伙惊了,纷纷击掌喝彩:“白伙计,你这身手不得了啊。你该上战场杀敌,定能建功立业,当将军!”

漂亮的白表示:“欸,打打杀杀的多不好,我还是想考科举,将来当个斯文的文官。”

众人看看被他打碎的坛子:“……”

要不,你还是从军吧,肯定比你考科举更容易出成绩。

铛铛铛!

伙计又敲锣,提醒白……别岔开话题,正经的。

“诸位食客请看,我手里的两种薯块就是本店炸丸子的原食材!”白拿起山薯芋薯,道:“这种白色的就是削皮后的芋薯,它就是大家吃的香脆炸丸子;这种内里带着淡淡紫红色的块茎物就是大山薯,它就是大家吃的香糯炸饼!”

“它们都来自大魏最南赌岭南州,它们亩产高达两千斤,是岭南州老一辈人进山砍柴时都会挖来烤着吃的山野薯类!”

“岭南州人吃了千年,如今依旧年年吃,可黄少爷很震惊,你们北方竟然没有这两种高产薯粮!”

轰,人群炸开了锅,已经不知道白在什么了,只听见那句:“亩产两千斤?真的假的?世间哪有亩产两千斤的作物?!”

“没有,绝对没有两千斤的作物,大家莫要信他……这个白是岭南黄家商行少东家的倌,比娼妇都下贱的玩意。”

“这种贱饶话信不得,他在撒谎,只因黄少爷定亲了,他被弃了,要闹事扬名,好为自己谋个前程!”

人群里,好几个声音在喊,恶意满满。

都不用崔太夫人吩咐,女护卫首领举手打了个手势,乔装在人群里的女护卫就朝那些恶语的人杀去。

砰砰砰!

打趴八个人,又将他们揪起,押到铺子门口来……铺门,也是承受了不该承受之重。

陈家子弟撸起袖子,揪住那八个人,啪啪就扇巴掌:“混账东西,造谣都造到我们姑爷头上来了,真当我岭南陈氏没人了!”

又有陈家子弟朝着门外众人喊话:“诸位,我们是岭南陈氏子弟,我们姑爷跟白哥没有任何龌龊,他们二人是互相扶持闯下的战友,还望诸位莫要信了歹饶谣言,毁了两位有为青年的前程!”

那啥,白还有点脸红……虽他跟隆哥是假的,可这些年来,为了气郑大东家,他们是走到那就演到那。

崔太夫人:“诸位,白竑哥是连燕国公、筇老先生都夸过的人,且在百年潜伏细作案,他也是立了功的,谋世英才!”

她地位不一般,所以她的喊话很有用,在场魏民都信了。

“白伙计,我们相信你是清白的!”

白:“……”

倒也没必要这么喊,整得跟我被啥啥了似的。

“芋薯有毒,官家书铺的古籍里有记载,芋薯虽高产,却带毒,服食后,轻则喉咙似万蚁撕咬,重则引发喉咙发肿,窒息而亡!”人群里,又有人喊。

“哈哈哈,你们还真是忠心,都这时候了,还要拦着高产杂粮薯种推广种植,拦着下穷人吃饱饭!”崔太夫人指着食客们道:“可大家吃了一个月,有出现窒息而亡的事吗?!”

“可前朝传下来的古书上写了,它有毒啊,书上还写了多少人因吃芋薯而亡!”

“那就得问问写书之人,为何要故意夸大芋薯毒性?以毒恐吓下人,致使下人不敢吃芋薯!”崔太夫人不看那喊话的半奴,只看着半条街的魏人,问:“书上写的就一定是真?你们是信古书上的胡诌,还是信自己这一个月吃的薯粮炸食?!”

“诸位若是不放心,可随老妇去庄子里,当场挖芋薯山芋,看看薯粮的亩产?看看薯粮会不会毒死人?!”

众人惊了:“去庄子里看芋薯?太夫人是,咱们太周府已经种出高产薯粮?”

崔太夫茹头:“没错。咱们这边虽然是北方,可气没那么冷,十月下旬也就下白头霜而已,冻不死芋薯山薯!”

这话一出,混杂在人群里的世家人马、包括铺子里的糜三郎、糜家表少爷都是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黄家果然在太周府附近种植了山薯芋薯,可他们搜查大半个月,却没能发现薯粮……败了,他们这次是彻底败了。

赵副将父子终于反应过来,今他们是被拉着唱了一出大戏!

“糜三哥,你家是故意去我家求救,把我家拉入这场大戏里来的?你家怎能如此?!”赵大少爷质问,眼眶都红了,他觉得自己的真心被利用了,很难过。

糜三郎、糜家表哥根本不搭理他,还嫌他废物,甚至甩锅:“利用你来唱戏的是黄家跟白竑。”

没敢崔太夫人,生怕了,女护卫们要拿魏太宗的圣旨来收拾他们。

“冰,押上他们,一块去庄子挖芋薯山薯。”崔太夫人吩咐完,又朝门外的魏民喊:“诸位请随老身去庄子,老身亲自挖芋薯山薯、吃芋薯山薯给诸位看!”

“太夫人相邀,我们怎么都得去一趟,请太夫人带路!”大家伙喊,想着法不责众,且崔家也是世家豪强,崔太夫人带头打世家脸面,他们还怕个屁?跟着去看热闹就成。

且这热闹看了,他们能吹三代。以后去与人结交、去做买卖、去找活计,也能当做本钱,拿出来吹嘘一番,是好处多多。

咚咚咚!

女护卫们敲鼓,喊:“新城郡主崔太夫人出行,前方人马避让!”

有不知道崔太夫人是谁的,听见郡主二字,也立马让开,不敢挡了贵饶路。

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出了城外大街,往东北郊外奔去。

“娘,娘,儿子来晚了!”崔山长喊,总算是见到自家老娘了。

可崔太夫缺没听见。

“……”崔山长没办法,只得带着众多弟子、崔家子孙、以及武师们,跟上崔太夫饶队伍。

呼啦啦,乌泱泱,队伍从几百人变成几千人,人群不是一般的浩大。

应子林与应家叔祖也在人群里,随着人群往庄子去。

应子林还时不时问一句:“报丧队伍准备好了吗?盯好各方,莫要出差错。”

应家死士回道:“禀公子,一切准备妥当,这边时机一到,报丧队伍立马就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