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我也跟你去钓鱼。”
陈建设原本准备回家的,听到舅舅要去钓鱼,顿时来了兴趣,不准备回家了。
“想去就去呗。”
“正好缺个干活的。”
王东升招呼着明明,花花,带着陈建设,就往外走。
至于七姐,自然是有四姐,五姐和他媳妇儿安慰,根本不需要他。
几人先是去了明明和花花家,拿瘤鱼竿,地笼,渔网,水桶,然后才向着河堤走去。
到他们经常钓鱼的老地方后,王东升直接把鱼竿丢给陈建设让他去钓鱼。
他则是拿着地笼,去水草多的地方放。
然后,跑到更西边的一个水坑,用渔网网鱼。
刚开始,他还不是很熟练,随着他不断地练习,慢慢也就熟练起来。
他们从就在河边长大,经常跑到河里抓鱼。
对这些工具,比较熟悉。
只是今年他还没怎么玩过这个,才会稍稍有些生疏。
在这条河里网鱼,能不能网到鱼,除了技术之外,最重要的是运气。
很明显,王东升今的运气,并不怎么好。
接连抛了十几次,都没有网到大鱼。
只有一些鱼虾。
玩着玩着,他就觉得没意思了。
把花花叫过来,让他抛网,自己跑去钓鱼。
“升子,你这技术不行啊,搞了半,就弄了这么点鱼虾。”
明明看了看王东升提过来的水桶,拿出一根烟,丢给王东升和陈建设,开玩笑的道。
“河里没有鱼,跟我技术好不好有什么关系。”
“就跟你钓了多少鱼一样。”
“这两年,河里的鱼越来越少了。”
“前两年,随随便便下去一网,都能网到三四斤的鱼。”
王东升并不是找借口,河里的鱼相对于前几年,确实要少了很多。
主要是因为上游有造纸厂,把污水排到河里。
再加上,人们使用化肥、农药逐渐增多,河里的鱼跟着受到了影响。
“技术不行,就自己技术不校”
“你们看我弄到了什么鱼。”
正在此时,花花随便抛出去的一网,突然网到了两条大鲶鱼上来。
“卧槽,你这是赤裸裸的在打我的脸啊。”
“以后,还想不想跟我混了。”
王东升也是无语,他这才刚了河里没鱼,花花就网上来两条,不常见的大鲶鱼。
“哈哈,没办法,运气好。”
“有这两条,明就够吃了。”
花花把两条大鲶鱼丢到水桶里,提过来,让王东升和明明看。
“差不多了,还有羊肉,就是有十几个人也够吃了。”
“得找个地方,把这两条鱼养起来,不然的话,肯定活不到明。”
现在没有氧气泵,养家里,大概率会死。
最好的办法,还是养在河里。
“放地笼里吧,咱们明去市里的时候,再来拿地笼。”
“然后用弓鱼法,把鱼绑好,放两个时,应该没什么问题。”
明明跟着道。
“你会用弓鱼法绑鱼?”
王东升还真不知明明会这种手法。
弓鱼法弄好了,能让鱼多活十几个时,弄不好,直接就把鱼弄死了。
而且鲶鱼,也不适合用弓鱼法。
最适合用弓鱼法的是鲤鱼和草鱼。
“会那么一点点,再给鱼喂点酒,让鱼进入醉酒状态,还能活得更久。”
明明继续道。
“这倒是个办法,那就先放地笼里面养着,明再过来拿。”
“今再钓一会儿,看看还能不能钓到鲶鱼,或是草鱼。”
“能钓到,咱回去也能弄个鱼汤。”
王东升觉得用酒醉鱼,还是比较靠谱。
花花见两人已经商量好,就把鲶鱼放到霖笼里。
至于能不能活到明,那就看这两条鲶鱼的命长不长了。
把鲶鱼放好,花花继续去网鱼。
王东升,明明和陈建设,则是拿着鱼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很快,到了六点。
见时间差不多,王东升招呼明明,花花,陈建设回家。
今下午,王东升的运气,着实有点背,一条大鱼都没钓到。
都是一些鲫鱼,拿回去熬汤正合适。
回到村子,几人分开。
王东升带着陈建设回到了家,见他要走,就让他吃完晚饭再回去。
陈建设自然是没有意见,在舅舅家吃的可要比自己家吃得好多了。
他们这里今年才分地,大部分家庭都还是只能吃棒子面饼子,窝窝头,只有偶尔能吃上一顿面条,或是白面馒头。
下午,老爹老娘回来后,就听四姐,五姐,把七姐的事情了一遍。
不出所料,老爹老娘不仅没有他,还夸他打得好。
老娘还要跑到七姐夫家去骂街,被几个姐姐还有老爹给拦住了。
孙金锁已经被王东升打了一顿,还把老七给接了回来,现在还跑到人家村子去骂,着实有些不过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怕老娘去了会吃亏。
毕竟是在人家村子。
除此之外,两家现在怎么也是亲家,还没到离婚的地步,该给人家一些面子,总归是要给一些面子。
现在闹得太狠,等七姐回去,也不好相处。
老娘想了想,觉得几个闺女得有道理,就没拉着七大姑八大姨,跑孙家去闹。
“姐,娘,你们把狗抱回来了。”
“钱给了人家了吗?”
王东升刚一回来,就听到了狗叫声,连忙过去查看。
五只狗,被放在一个用铁丝网围起来的棚子里。
三只狼狗跟两只土狗,明显不同。
个头更大一些,次牙咧嘴,看上去更加凶狠一些。
但是,在两只土狗面前,却显得有些色厉内荏。
好像是被两只土狗给震慑住了一样。
看到这一幕,王东升也感觉有些好奇。
土狗和狼狗,见他过来,立即对着他汪汪汪叫唤。
“我是你们的主人,还敢对我叫唤,心我不给你们吃的。”
王东升颇有兴致的逗着这五只狗。
“给钱了。”
“娘这两只土狗,已经有一个多月,狼狗有两个月了,怕它们咬人,就先关起来,养一段时间,养熟了再放出来。”
许秀琴从厨房出来,把情况了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