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阁老声嘶力竭的怒斥如同惊雷炸响,彻底打破了金銮殿内凝重的寂静。
就在话音落下的瞬间,大殿四周的朱漆殿门一扇接一扇轰然打开。
大殿外不知何时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
大臣们沉默地迈步入殿,数十道锐利的目光如刀剑般刺向太皇太后。
被数人团团围住,若是一般人早就吓的腿脚发软。
但太皇太后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站在原地。
既然做了,那就做到底。区区言语辱骂,太皇太后丝毫不放在眼里,
从容地整了整袖口,竟慢条斯理道:\"萧阁老,大庭广众之下如市井泼妇般叫骂,实在有辱斯文。\"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群臣的怒火。
兵部尚书当场就要拔剑,礼部侍郎气得摔了笏板,更有年轻御史直接红了眼眶。
殿内顿时乱作一团,呵斥声、怒骂声此起彼伏。
\"够了!\"
一道清冷的声音破空而来。
瑶初光修长的手指轻扣案面,明明声音不大,却让沸腾的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白夜寒,人都到了?\"瑶初光的目光缓缓看向跟着大臣们一起进殿的白夜寒。
在太皇太后踏进大殿那一刻起,瑶初光就意识到不对劲。
使了个眼神给白夜寒,让他立马把大臣传召入宫。
白夜寒缓步上前,双手呈上一本朱漆折子,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启禀陛下,有十六位大臣突发恶疾,另有七位恰巧外出不在城郑\"
瑶初光没有伸手去接那本折子。
轻轻\"哦\"了一声,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漫不经心地敲击着。
\"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选在这时候?\"
看样子是要逼宫大乱的前兆,为了自己的命自然要敬而远之躲开。
问题也出在这,连瑶初光都不知道今日太皇太后会进宫,这些大臣是怎么意识到不对劲的!
\"既然不来...\"瑶初光唇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声音却轻柔得可怕,\"那便永远不必来了,白夜寒——\"
\"臣在。\"黑衣侍卫躬身应道。
\"全部处理干净。\"短短六个字,却让殿内温度骤降。
白夜寒深深一揖,折子在手中纹丝不动:\"臣,领旨。\"
一直稳如泰山的太皇太后此刻睫毛微颤,目光不动声色扫过大殿中的大臣。
然而就在白夜寒即将踏出大殿的刹那——
\"等等。\"
瑶初光的声音轻飘飘地传来,单手支颐,唇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目光却冷得让人发颤:\"朕觉的谋逆大罪,总该给人一个悔过的机会。\"
缓缓抬眸,视线直直看向太皇太后,\"若是有人愿意供出同党,朕可以网开一面,只判抄家流放,如何?\"
太皇太后的心跳猛地一颤,面上却保持着事不关己的淡漠。
瑶初光见状挑眉轻笑:\"看来皇祖母拉拢了不少人啊!\"
\"可惜...\"瑶初光惋惜地摇了摇头,袖袍轻拂间带起一阵冷风。
\"白费功夫了。\"
罢瑶初光站起身,摆了摆手道:“诸位想必也清楚眼下局势紧张,都各自回去准备吧!”
众大臣见瑶初光走了,虽然还是一肚子疑惑,但谁又敢去拦瑶初光。
虽然他们来的时候几乎接近尾声,也就听到太皇太后在那威胁瑶初光。
但结合一下前后的信息,大致也能拼凑事情的原委。
叛乱、叛徒、大军还远在边关。
以上随便一点放在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那都是塌的程度。
不要吵的不可开交,甚至当朝动刀,撞柱殉国都是正常操作。
但这些放到瑶初光,大臣们就觉的虽然事情有点严重,但还能解决,所以还能苟住。
大不了就是背着行囊跟瑶初光东躲西藏呗。
虽然眼下危机重重,但有一点不得不。
大臣们就算私下里吐槽瑶初光,整想一出是一出的。
可一旦到了战场上,大臣们对瑶初光的滤镜还是很厚的。
萧阁老见瑶初光离殿,当即拂袖转身,步履匆匆地向外走去,连一个眼神都未留给殿中众人。
吴家主望着萧阁老决绝的背影,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庆家主道:\"萧老今日的火气,可比往日更盛三分啊。\"
庆家主闻言,立即抬起宽大的官袖掩住口鼻,闷声道:\"快走快走,这气味熏得老夫头晕目眩!\"
知道,好端端在府中坐着,白夜寒突然闯进来,陛下召见,立刻入宫。
乘轿定然来不及,众人只得纷纷策马狂奔入宫。
结果距离大殿还有一段距离,就被冯公公拦住。
冯公公板着脸警告道:\"诸位大人入后殿后,无论听见什么动静,都不得发出半点声响。若有违者,即刻革职查办!\"
此言一出,众臣面面相觑。
于是大殿的外围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平时威风凛凛,注重仪态大臣们,一个个脱掉靴子踮着脚。
活像一群偷油的老鼠,鬼鬼祟祟地溜进了后殿。
若只是这般倒也罢了。
当年追随瑶初光打游击时,比这更狼狈的处境也不是没经历过。
区区脱靴赤足,实在算不得什么。
可要命的是,这百十来号大臣都是快马加鞭赶来的,个个汗流浃背。
后殿虽宽敞,却也经不住这么多人同时挤在一处。
更要命的是——所有人都脱了靴子!
那气味,简直像是打翻了十坛陈年老醋,又混着三伏的臭咸鱼,熏得人眼睛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