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

甘泉宫中,刘彻紧了紧衣袖,感觉有点冷。

“冰太多了,撤下去一部分。”

宫殿中有三面铜铸的墙壁,内有夹层,可以填充冰块。

墙壁下方有排水孔,融化的冰水顺着管道环绕整座大殿,继续起到降温的作用。

此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冰凉的铜墙上。

“仲卿啊,朕真的是老了,才填了三分之二的冰,朕竟然就觉得有些冷。”

卫青眯着眼睛,听到声音后抬起头。

“陛下,咱们吃火锅吧,要香辣的,驱寒。”

大殿外忽然传来声音。

“吃火锅好啊,羊肉片切薄点,芝麻酱配油碟,美味滴很。”

刘彻脸上露出一丝嫌弃。

“你们俩怎么又来了,朝廷的公务很闲么?”

来者还能有谁,自然是陆鸣和霍去病,组团蹭饭来了。

“有重要公务向太上皇汇报,没想到正赶上陛下和大将军要吃火锅。

我们俩是有口福的。”

新皇刘据登基后,给刘彻的待遇是绝对的好。

各地送来的贡品都是先送到甘泉宫,等刘彻挑选过后,剩下的才是他可以动用的。

河西进贡的羊一点膻味都没有,肉质细嫩,不管是涮火锅还是做手把肉都是极好的。

“有公务就上报给皇帝嘛,向朕汇报什么,朕现在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太上皇罢了。”

每次刘彻都这么,但每次他都会仔细听听到底是什么公务,还会给出自己的见解。

陆鸣也是服了这个又傲娇又凡尔赛的家伙。

要是真的不向你汇报,你背地里不一定骂的多脏呢。

“陛下,事关下吏治,自然要请太上皇定夺。”

一通彩虹屁,把刘彻吹的眉开眼笑。

接过奏折,刘彻仔细看了一会。

“这就是考成法么,还真是严厉。”

张居正的考成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简单来,就是把要办理的公务登记在册,各级衙门每月上报完成情况。

以完成情况对官员进行考核,极大改变帘时明朝的官场风气。

“每月一考有些过于频繁了。

大汉疆土广大,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各地发展情况不一。

考核压力太大的话,官员为了完成考核,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大汉的官场情况没有当时的明朝严峻,不需要用重典,不如先试着运行一段时间,以三个月为限进行考核。

之后可以逐步提高考核频率,两个月或者一个月一考。”

当了太上皇后,刘彻的心态平和了不少。

换作以前,他直接就是一月一考,考核不合格就滚蛋。

想当官的人多着呢,你不敢有的是人干。

每次科举后,都会有一批人排队等着当官。

“太上皇英明,是我考虑不周了,一个月一考的话,步子迈得有些大,容易执行不下去。”

历史上的考成法人亡政息,张居正病逝后不久,考成法就被废止了。

陆鸣和霍去病又是一通彩虹屁,哄老头的手段愈发娴熟。

“火锅准备好了,坐下来一起吃吧。

陆鸣,你去给朕调碗蘸料,去病调的不好吃。”

刘彻一高兴,也不计较他们俩又来蹭饭。

为数不多的河西羊又被宰了一只。

滚烫的红油,薄薄的肉片,浓香的芝麻酱。

热浪滚滚的夏,在冰块房间中吃上一顿滚烫的火锅,味道好极了。

“我的陪葬品研究的如何了。”

吃完后,卫青打个饱嗝。

他之前拜托陆鸣帮他弄一些有趣的陪葬品。

他的陵墓不需要规模宏达,也不需要奇珍异宝陪葬。

有些有趣的东西就很好。

卫青不忌讳谈及死亡,刘彻也不忌讳。

他还打算看看陆鸣能有什么好主意,以后他也要陪葬一些。

“兵马俑如何,把大汉已经列装的火器烧成陶瓷制品,还可以烧制一些正在研发的武器,或者未来才会有的武器。

大将军以后还能统领千军万马,使用各种先进武器,继续为陛下征战。”

陆鸣掏出几份样品。

“这是火炮,这是火枪兵手持火枪的造型,还有热气球,坦克和飞机,还有铁甲船。

大将军统帅海陆空三军,护卫陛下。”

刘彻拿过几件陶瓷产品,入手处触感温润,是上好的陶瓷。

“别的都好,坦克和飞机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给卫青陪葬坦克和飞机,其他将军要不要也陪葬。

陪葬的人多了,总会有一些墓葬会被挖出来。

到时候怎么解释?

汉朝就有坦克和飞机了?

“陛下,坦克和飞机是大汉设想中的武器,但是一直没能造出来。

所以烧制成陪葬品,希望后世人要努力,早些把这个设想实现。

这个解释怎么样?

陆鸣想好了充足的理由,没把无人机和航母搞出来,就已经算是克制了。

有道理。

卫青接受了这个建议,他的墓葬中不需要陪葬大量钱财,有这些东西,再搭配他喜欢的一些东西就够。

“陆鸣,你打算陪葬什么?”

刘彻打算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陪葬品。

“太上皇,华夏历史漫长,有些着作会由于各种原因散佚失传。

我打算把《诗经》等各类书籍都陪葬一份。

先准备一份竹简版本的,而且只有一部分,省些竹简,放在显眼位置。

再准备一份刻在石头上或者金属上的,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

几人有些奇怪,为何要准备两份,还要藏起来一份。

“后世出土的竹简,几乎都会严重碳化,软软黏黏的变成一坨黑乎乎的竹简面条,根本无法辨认。

但是考古学家们有办法,可以对其进行修复,修复完可以辨认出上面的字迹。

我先准备一份竹简版本的古籍,而且还不是全篇的。

等他们发现竹简后一定非常兴奋,文字的传承是伟大的。

等修复完成,那些散佚失传的篇章可以出现在学生们的课本上。

然后有一,他们偶然间发现,我的墓葬中竟然还有另外的古籍,而且是刻在石头上和金属上的。

几乎不需要修复就能看的很清楚,而且还是全本的…”

恶劣,太恶劣了。

刘彻三人表示出强烈的鄙视,人怎么能恶劣到这种程度。

“考古界发现全本的《诗经》,断更上千年的《诗经》又更新了,给文学界一点的震撼。”

陆鸣笑得很开心,“大家背诵的差不多了,再来点新内容,学生们一定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