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大营,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只等司马懿一声令下。
可是连战马都已经准备的毛躁了,司马懿却是迟迟未下军令。
中军大帐,魏军一众将领也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脸上露出不耐之色。
而司马懿端坐于帅位之上,也在凝神沉思。
“大都督,军事来报函谷关内已经杀声四起,硝烟弥漫,肯定是孙礼将军已经杀到函谷关后面了。”
“我军应该尽快支援孙礼将军,不然孙礼将军孤掌难鸣,必被敌军所灭呀!”胡遵向司马懿抱拳道。
胡遵心急如焚,见司马懿人不为所动,他又道。
“大都督,若您仍有担忧,末将先行率两万兵马前往支援。”胡遵道。
胡遵话音刚刚落下,又有士兵急忙来报。
“报!”传令兵急匆匆冲入大帐。
“禀大都督,函谷关内狼烟四起,关隘之上可见士兵搏杀。关门几次险些打开,又几次被关闭。”
司马懿闻言脸上露出思索之色,而众将闻言已经是急不可耐。
“大都督,机会已经来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出战吧!”
司马懿心中思定,猛然起身。
“传本督号令!”司马懿终于下定决心要出兵了。
一众将领闻言皆是心情振奋。
“末将在!”
司马懿看着众将道:“此机会甚是难得,我军务必一战而定。”
“本督之意尽起营中十二万主力大军,出兵函谷关!”
“得令!”
“吁!”
“驾!”
原本沉寂无波的魏军大营,在司马懿下达出战军令之后顿时沸腾了起来,大军开动,战马嘶鸣!
司马懿亲率众将,领十多万大军倾巢而出!
函谷关内张翼命将士扮成魏军,逐渐动乱到函谷关口。
“报”
“禀丞相”王平又来向诸葛亮禀报,看他脸上透露出的喜悦之色,必定是司马懿上钩了。
“丞相,如你所料,司马懿已经出击。”
“看样子几乎是倾巢出动啊!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已经向函谷关而来了。”王平兴奋的道。
诸葛亮笑意浮现,开口道:“等到司马懿大军逼近关隘,便封锁关隘,严密把守。”
“喏!”
王平兴冲冲的离去了。
“司马懿,希望你知道了,我给你送的大礼之后会有惊喜!”诸葛亮兀自笑道。
此一战后,关中无忧!
司马懿率领十二万大军倾巢而来,等他浩浩荡荡的开到函谷关下时。
却惊奇的发现原本动乱四起,硝烟弥漫的函谷关,此时却静若泰山的矗立在那里,安然无事。
“这,这是怎么回事?”魏军将领尽皆惊奇。
“孙礼将军不是已经杀到函谷关后了吗?怎么会突然就毫无动静了?!”
司马懿的脸色一下子凝重下来。
函谷关现在平安无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孙礼没有到,二是孙礼所部已经被诸葛亮剿灭。
司马懿目光满是思索,要是孙礼真的杀入了函谷关后,诸葛亮遭到突袭不可能这么快歼灭孙礼。
可孙礼所部要是真的没有杀入函谷关后,那之前函谷关中的动乱就是假的!
司马懿想到这里,目光猛然一凛!
“不好!”司马懿一声惊呼,脸色大变。
“我中诸葛亮之计矣!”
“快!”
“全军后撤回师大营!”司马懿急忙下令。
听到司马懿的军令,再见司马懿紧张的神情众将不敢怠慢,赶忙领军回师。
十二万大军刚刚开到函谷关下,转眼之间又如潮水般向后退去。
诸葛亮此时出现在函谷关头。
手握羽扇,一脸笑意的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魏军。
“司马懿,此时醒悟为时已晚了。”
战场上将帅的一个疏忽,足以造成数万兵马的毁灭。
魏军来回一个时辰,等他赶回大营,赵云他们早已经得手了。
…………
等到司马懿回师大营的时候只看见冲火光,烈火蔓延在大营之郑
司马懿看着这冲大火,痛心疾首!
“大都督,赵云领万余战骑突袭我军大营,大营失守,粮草辎重,尽被焚毁!”传令兵禀报道。
司马懿的眼眸中闪耀着火光,他回想着一切细节。诸葛亮敢以此为计,诱他出兵。
孙礼所部恐怕真的已经出现了意外。
时至此刻,司马懿心中更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福
“报!”
果然,一道更加令司马懿心神大乱的军情传来了。
“禀大都督,郭淮将军来报!”
司马懿闻言紧盯着禀报之人。
“郭淮将军率军由西河出兵,跨越漠南,不想再渡过北洛河后遇到马超率西凉铁骑埋伏。”
“西凉铁骑,悍勇无比,在我军渡河之际突然进攻,郭淮将军不担”
“损失兵马近三万,郭淮将军已经退回西河!”
司马懿闻言顿时失神,大脑一瞬间有些空白,滑落马下。幸好有身旁有人搀扶,不然司马懿必定坠马受伤。
在众人搀扶之下,司马懿缓缓回神。
“诸葛亮真乃神人也!”司马懿镇定心神之后,不由惊叹道。
“我之计谋尽皆被他识破,我军大败呀!”
他的两路奇兵都被诸葛亮识破,他又中了诸葛亮的诱敌之计,功亏一篑了!
孙礼没有准确消息,但由此局面推测,也绝对不会好。
“我军两路奇兵损失惨重,大营粮草辎重尽失,已无再战之力。”
“传令下去!”
“全军整军,后退二十里扎营休整!”
知道司马懿撤军之后,诸葛亮也没有派兵追击。眼下稳固局面是重中之重。
在司马懿撤退二十里扎营的第三,郭淮率领万余残兵回归。
此一战司马懿折损五万多兵马,已经算是大败而归了。
身在洛阳的曹真接到司马懿兵败的消息之后,立马就给曹丕上了一道奏表。
他虽然败了,可司马懿败的比他更惨,损失更严重。
这成了他的优越感之一,他在奏表中尽数陈列了司马懿的罪责,希望曹丕严惩司马懿。
司马懿军营,
“此一战我军损失惨重,皆本督之过!”司马懿沉声对众将道。
下方众将皆不言语。
“本督误判诸葛亮,至于由此一败。”
“大都督,此战失利之责任不能全怪大都督。”郭淮道。
其余众将闻言也没有反驳,毕竟司马懿的计划确实可以是奇谋。
至于失败,他们更愿意归责于诸葛亮的用兵如神!
“我听闻洛阳的曹真已经向陛下上表谴责大都督,大都督应该考虑如何战胜敌军,以避免被曹真暗算。”郭淮道。
司马懿道:“曹真上奏之事我已知晓,若陛下执意将罪,我也无话可。”
“可今日败于诸葛亮之手,本督绝不甘心。”司马懿沉声道。
“本督近日以思得一计,必可使诸葛亮防不可防!”
司马懿目露寒光,“诸葛亮,今日之败,我必报以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