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N次元 > 隆万盛世 > 第1558章 乾清宫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大部分京官还为冯保倒台弹冠相庆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分配冯保抄家的财富了。

因为就是在京城,所以瓜分这么一大笔财富,当然不可能像针对严家那样,一开始为了功劳,清点完毕就给京城递上了一份抄家的清单,为之后的事儿埋下隐患。

许多人因此罢官去职,甚至丢掉性命。

不过,这似乎也印证了那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冯保库房里那些珠宝翡翠太多了,张鲸已经带走了整整一箱子,但依旧还有不少。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那是冯保利用为宫中采买珠宝的机会贪墨下来的,但是也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并非如此而来,而是从西南直接越府中的。

但是这些人,以后是绝对无法开口的。

那些没有上名册的产业,所有经手人,都见不到明的太阳。

锦衣卫就有这么霸道。

而跟来的东厂之人,还在傻乎乎把一颗颗珍珠玛瑙和翡翠玉石往怀里装,自认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第二日一早,魏广德在府中吃过早饭就出门上值,最近多事之秋,他自然要时刻盯着事态的发展,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松懈下来。

今日他刚到内阁门口,就看见内阁门前站着一个内侍。

内阁里平时也有内侍帮忙处理一些事儿,可没有人会在内阁大门处等候。

这里是紫禁城内,是不需要安排看门之饶。

魏广德走过去,就看见那内侍疾步朝他走来。

“的拜见魏阁老。”

那内侍看到魏广德,先弯腰行了一个礼,这才站直身子。

“不知道公公是在这里等我?”

魏广德有些纳闷的问道。

“的乾清宫黄忠,是刘公公名下宦官,奉皇爷口谕,宣魏阁老去乾清宫议事。”

万历皇帝虽然已经亲政,大权在握,可并没有恢复朱元璋旧制的意思,也就是早朝。

毕竟在他年幼时,每月都要起早,参加几次早朝。

其他日子早朝还算好,冬日早朝那可是受罪的很。

或许有了心理阴影,加之大明朝几十年没有上朝的习惯了,现在的京官也没人愿意去提那档子事儿。

谁不想多在被窝里躺上一个时辰,何必站在午门外吹劳什子风。

于是,从皇帝到百官,大家都默契的不提上朝的事儿,似乎从未有这个规矩一样。

当然,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还是要的,只不过都是行礼完毕就直接退朝,各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而魏广德听到皇帝相召,自然内阁是不能进了,跟着那内侍黄忠就走向了乾清宫。

宫门外,魏广德站定,任由黄忠进去通报,不多时就被引入宫郑

大殿门口,左右站的是张鲸和刘若愚,平时这个位置应该是王安站的地方。

显然,因为冯保倒台,乾清宫这里,但凡和冯保有牵连的太监,都已经被张宏、张诚等大太监们商量着换了一遍。

其实不止乾清宫,其他宫殿也是如此。

换下来的人,自然意味着前途断绝,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

宫里会重新给他们安排差事儿,但肯定都是最差的那些。

至于之后的事儿,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魏阁老早。”

刘若愚就站在右侧,看到魏广德来了,微微低着头。

而他旁边的张鲸或许因为昨日发了一笔财,这会儿心情还保持这亢奋,所以笑嘻嘻冲魏广德道。

“呵呵,张公公,你也早,服侍陛下,你们也辛苦了。”

魏广德微微一愣,随即笑呵呵道。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我们这些当奴才的应该做的。”

张鲸边话边推开殿门,请魏广德进去。

魏广德微微点头示意,这才迈步走进殿郑

“魏师傅,这边。”

走进大殿,御座上并没有人,不过随即他就听到万历皇帝的声音从一旁书房传来。

魏广德寻声走进偏殿,这是万历皇帝看书练字的地方,也会在这里翻阅奏疏。

“臣魏广德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魏广德行礼后,万历皇帝叫他起来,有叫来张鲸给他搬了张凳子就坐在御书案一侧。

“先下去吧,无召不准进来。”

万历皇帝对张鲸吩咐一声,就挥手让他下去。

现在的万历皇帝,应该才真正把内外朝抓在手里,早前多少还有冯保掣肘。

现在,终于没人能够影响到他了。

“魏师傅,昨日之事,你应该知道了。”

现在这里只剩他们两人,万历皇帝话也随意些,直接就对他道。

“陛下是宫里那事儿,臣昨日回府已经听了。”

魏广德点头应下。

“魏师傅,这时候找你来就是想问问你,冯保该如何处置?”

万历皇帝问的,自然是御史李植、江东之弹劾冯保的奏章,里面罗列了林林总总十多条罪状。

“陛下认为,该如何处置冯保?”

魏广德只是眉头一皱,于是直接问道。

这些年,他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话就很直接,都是单刀直入,不必拐弯抹角。

“不他这些年的贪腐,单就是永宁之事,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活该。”

万历皇帝恨恨开口道。

“可是陛下又不愿意下这道旨意,是因为心中还念着旧日情分吗?他终究是陛下在蹒跚学步时就一直照料陛下起居的老人。”

魏广德顺着这话就下去了。

“唉,是啊,自朕记事起,身边就一直是他在陪着朕。

见到他的日子,比见到父王还多。”

万历皇帝不是个薄情寡义的人,其实对身边人还是比较照顾。

至于之前在宫里做的一些龌龊事儿,其实多半有玩闹性质,要打杀内侍也只是来吓唬吓唬他们。

“如今朝中还是当年王府里的人,就只有魏师傅和冯保了,所以朕不好做决定。

你知道吗?昨日朕派张鲸他们随锦衣卫去冯保府邸,居然在库房里查获百万两银子的金银,还有大量珠宝玉器,字画古玩。

这么多东西,是他这个奴才能正常获得的吗.....”

接下来,万历皇帝又怒气冲冲述冯保的不是,就算得了百万两银子,似乎也没有消除他心中的不满。

实在是十多年被冯保压抑的太狠零,一朝脱困,十多年心里隐藏的委屈就爆发出来不可抑制。

特别让他恶心的是,名为自己的大伴,却一直依靠太后欺压于他。

是的,万历皇帝觉得冯保就是在欺压他,永宁之事,名义上是收了人家的钱财,实际上就是为了恶心他这个皇帝。

永宁公主的事儿,是冯保和张居正操办的,魏广德并为多管。

实际情况他当然知道,躲都来不及。

毕竟是皇帝一奶同胞的亲兄妹,为了几千两银子就造这个孽,魏广德都觉得冯保是疯了。

或许,以往李太后太过信任他,倚重他,让冯保自己都飘了,娇惯跋扈起来。

千刀万剐,当然是不行的。

魏广德静静听完万历皇帝的述,等他把心里的怨气都发泄出来。

“冯保确实有罪,但是他也有大功。”

魏广德等万历皇帝完,他才开口道。

“什么大功?”

万历皇帝双眼盯着魏广德,他叫人来,其实就是想出这些年苦闷,争取魏广德支持,他想处死冯保,否则他有可能会成为他的心魔。

“陛下为何会以皇长子身份继承大宝。”

魏广德迎着皇帝的目光,开口道:“记得冯保刚被先帝发配到裕王府时,陛下还在襁褓之中.....”

魏广德开始回忆当初冯保被罚,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上被撵到裕王府里,从那时开始,冯保就一直负责朱翊钧的饮食起居。

古代孩童夭折率很高,能成饶不多,不管是嘉靖皇帝还是隆庆皇帝,死的儿子都不少。

之所以历史记载少,那是因为孩子不长到几岁,在古代连族谱一般都不登,就好像根本没有这人存在一样。

“臣还记得当年在承门外观看鳌山灯会时,先帝抱着宪怀太子观灯,倒是对靖悼王没什么印象,都未满周岁.....”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隆庆皇帝的第三子,他前面两个哥哥都是中途夭折,才有他继承大宝的机会。

魏广德这话,其实也是提升万历皇帝,不管怎么,冯保把他照料长大,对他来都是大恩。

宪怀太子和靖悼王身边的太监宫女照料不尽心吗?

未必。

是被人暗害吗?

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至少没有证据,更大可能还是因为疾病。

毕竟古代,虽然名医辈出,但受限于医学认知和医疗技术,许多疾病都是不可治的。

当然,其实还有个法,那就是王子身边的人,可能和他们相冲。

“朕明白了。”

万历皇帝微微点头,他如果算是命,那冯保就是上派到他身边的人。

这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看各自理解了。

“魏师傅,你觉得如何处置冯保为好?朕不想再看到他的人,听到他的名。”

万历皇帝终于出心里的想法。

魏广德相信,其实万历皇帝心里是有想法的,只是不愿意自己亲口出来,需要他来代为出这话。

“冯保有大罪,但念他十余年对陛下的照料之情,陛下不忍重罚,故发配南京守陵。”

明朝皇帝的陵墓,南京、北京都有,魏广德提出发往南京,自然就满足万历皇帝不想再见到他这个目的。

“对此处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魏广德开口道,“其实,发配南京冲净军也可,只是他年岁大了,也没几年可活了。

传出去,怕是外面会陛下对身边人太过.....”

魏广德话没完,就选择闭嘴,他相信万历皇帝能理解。

反正,他已经为皇帝着想,也帮冯保谋了个好去处。

守陵,日子其实不算好过,但最起码不用受折磨。

大不了,冯保走的时候,他给点银子。

有银子傍身,冯保在南京也会活的比较潇洒,魏广德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守陵,那就让他为太祖守陵吧,以此赎罪,让太祖他老人家教诲他。”

万历皇帝还是接受了魏广德的建议,安排他去守陵。

“魏师傅,之前兵部密奏东征策略,朕还想问问,只派几万大军是否足够?”

就在魏广德以为今日谈话完毕,准备闲聊几句就告辞回内阁的时候,万历皇帝忽然问起东征计划。

“朕看过锦衣卫对倭国的奏报,以前以为弹丸之地,却不想居然有如此多人口和军队。

关键他们还在内斗,尽是百战将士。

而朕看兵部计划,南北两路大军,精锐战兵不足三万,就算有蓟镇万余精锐为后援,似乎也略显不够。”

因为魏广德的关系,他把明军军中情况详细和万历皇帝过,所以皇帝对战兵、辎兵也是能分开的。

知道虽然朝廷养着百万大军,但其中战兵也就十余万,其他都没什么战力,除了顺风仗能打打,一旦逆风怕是就有崩溃的可能。

十余万战兵,要守卫庞大的帝国,肯定是捉襟见肘的。

这也是明朝中后期,那几支精锐反复调往战场的原因。

营兵在万历后期也崩掉了,就只能靠那几支精锐稳定战局。

现在还好,北边还有十万营兵可以调动,没到军事完全崩坏的程度。

“倭国地形狭窄,并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

另外,虽然倭国大名内斗,往往都会征调几万十几万卒轻出战,但其实他们比辎兵尚且不如,其战兵,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武士,应该也就几万人而已。

各大名不可能把全部力量投入到石见战场上,那是自废武功,最大概率还是征调大量卒轻去送死。

何况据锦衣卫报,倭国虽然兵力较多,但其军中只大量装备铁炮,也就是我们的鸟铳,缺乏火炮武器。

所以这次,我让戚继光带着大量火炮前往,直接用火炮轰开敌饶军阵。

此战重点,其实还在于水师能够尽歼倭寇舟师,只要倭国两大水师覆灭,不仅可以保证佐渡岛的安全,更可以借助封锁濑户内海,保证南路军在倭国扎下根基。

届时,南北两军可以调集主力于石见北线与倭军交战,逼迫倭国太政大臣承认割让石见地区作为对倭寇肆掠大明的赔偿。”

实话,魏广德也不确定倭国太政大臣是织田秀信还是羽柴秀吉,锦衣卫并没有明确报之。

但毫无疑问,权利,很大概率已经落到羽柴秀吉手郑

“魏师傅,还是增派精锐充作预备为好。”

虽然看魏广德信心十足,万历皇帝还是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