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历史 > 大周一品败家子 > 第230章 招生新闻,习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招生新闻,习题!

贩惊奇地问道。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怎么这么快!”

贩却是不怀疑老农的孙子是提前算出来,然后这个时候出来显摆的。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到这个地方之前,连他都不知道自己会收多少猪苗,所以肯定也就不会有提前算好这种法。

孙子不在意地道。

“三哥儿给我念的报纸上,讲阿拉伯数字那些内容,里面提到了这些简单数术问题的算法。”

“报纸上还刊登了一个叫做九九乘法表的东西。”

“我听一遍就记住了。”

“记住九九乘法表后,听到猪的单价,再我自己又知道数量,于是价格也一下子就从心里冒出来了!”

贩顿时更惊奇了。

“项大人在报纸上刊登的数术内容,你看得懂?”

孙子摇摇头。

“看不懂,我不认识字,是三哥儿念给我听的。”

贩就。

“那不一个意思嘛!”

然后贩便转而对老农。

“老丈,你这孙子有赋啊,似乎是这报纸上要找的学生!”

老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啥学生?我家孙子现在已经跟了吕先生学认字了嘞。”

“嗐!”贩叹道。

“跟着你们村里那老秀才能学到多少东西!”

“项燕项大人可是在报纸上刊登了招收学生的新闻。”

“要是通过了,就可以到他办的大学里学习了,到时候出来,是可以直接进六部做官的!”

老农顿时奇道。

“能直接进六部做官,还有这好事?不参加科举啦?”

贩就。

“项燕在报纸上登的文章的,项燕听过吧?他能乱?”

老农立刻来了兴趣。

“那要怎么才能去他那读书?”

“不行,你看我家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樱”

“要去项燕那里当学生,要的钱肯定不会比吕先生少吧,我家里根本就拿不出来。”

贩摇摇头。

“不用!”

“项燕搞的是新式教育,不搞塞钱去学习那套。”

“只要能把他刊登在报纸上的题做出来,据总共会出十题,只要做出六题以上,就能去他那参加入学考试了。”

“不用钱!”

“免费去学!”

老农还是有疑虑。

“这读书,还能分个新旧的?”

“那个什么入学考试,恐怕还是走个形式,最终还是给钱多的人进吧。”

贩就笑道。

“给什么钱,你只要去参加入学考试,他还给你钱呢!”

“我们这些洛阳周边地区,报纸上了,只要做出了报纸上的题,去参加入学考试的人,每个人都能报销一两银子的车马费!”

好家伙,一年忙死忙活,到年头一窝猪仔卖出去只能赚到八百五十个铜板。

而只要去参加入学考试,就能得到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千个铜板!

那不别的,就为了这一两银子也得去啊!

老农便问自己的孙子。

“娃,那报纸上的讲的东西你都听得懂吗?上面的十道题你能做出几题?”

孙子便。

“我才从三哥儿那听过一张报纸呢,我哪知道能不能都听懂。”

“不过我拿着这张报纸,这上面的一题我倒是会做。”

老农顿时满心欢喜,也不和贩复议八百五十个铜板对不对了,直接拿了钱给贩把猪仔带走。

然后拉起孙子,就赶紧去找了富户的儿子三子。

等见了面,老农劈头就问。

“三儿,这样讲什么伯数字,上面还有题的报纸,除了这张,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吗?”

三子拿过报纸看了一眼,似回忆地。

“印象中还看到过几张。”

老农便赶紧对他。

“快把报纸都找出来,把这个类型的内容都念给狗听!”

狗就是孙子的名。

农村里讲究贱名好养活。

老农怕三子不上心,把刚卖猪仔收的八百五十个铜板中,拿出一百个铜板给了三子。

“你多费心,有了这样的报纸就多教教狗,这些钱,你拿着去洛阳街上时,买点零嘴吃!”

一百个铜板在农村里也算得上是一笔不少的钱了,更何况三子还只是一个半大子。

虽然家庭条件在村里算富裕,但他个人也从没见过这么一大笔钱。

于是顿时受宠若惊,赶紧把钱往回推。

“叔,你这是干嘛,我哪能拿你这么多钱!”

老农又把钱推回来,连声着你一定要收下,只要多教教狗就值得回这些钱了。

之后两人又拉锯了几个回合。

最终以三十八个铜板教完孙子十张报纸的价格谈拢。

等谈妥了,三子就问老农。

“叔,你这么急着让狗学这些,可是听人了这报纸上的事,想让狗去参加那什么入学考试了?”

老农也不隐瞒,承认了下来,还劝三子也多学学。

“毕竟只要去了就能有一两银子,那不去白不去,三儿你认得字本来也就比狗多很多,那不如也跑一趟,把这一两银子领回来嘛。”

三子却是尴尬地摇了摇头。

“狗虽然不认字,但只要我照着给他念一遍他就能懂。”

“而我虽然认字,但每个字都认识,可一连起来就不知道是在些什么了。”

“这个新学不是我这样的人能搞的,我还是好好读我的圣贤书,以后安心走科举的路子吧。”

三子既然对自己有如此清晰的认识,老农便也不再劝。

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忙,老农便把狗留在三子家,而是自己回家接着忙去。

老农走后,三子也开始动起来。

照着记忆,从书桌上、房里,床上,到处找起印象中讲数学知识的那几张报纸。

找了半也没找齐,搞得三子直抓脑壳。

最后还是对了版号,三子才恍然道。

“我怎么找不够十张,原来是还有一张报纸还没出呢!”

“那应该是下一期报纸上才会登的内容。”

“好吧,那我们先来看这几章吧!”

初几期的报纸上的内容都很简单,狗都是听一遍就会。

听会就做出报纸上留下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