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士气不振,一方士气高昂。
东海城不出意外再次攻城失败,丢下一地尸体狼狈收兵。
若是薛云麾下有个三五千骑兵的话。
他肯定会在对方收兵的时候主动出击,搅他个翻地覆。
当然。
没有也没关系,反正他重创东海城主力大军士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韩双没有犯下致命的大错。
基本上鹿门关的安全都不必担心。
由于幽都府还有不少事情需要薛云处理的关系,所以他在鹿门关只逗留了三便离开了。
回去后除了论功行赏外,还有大批俘虏等着安置,甚至包括后续的军事安排云云。
一想到这些事情薛云便感到头疼。
“将军,南边有新的消息……”
大胜归来后,从喧嚣到平静下来不过才大半个月的时间。
兴许也与气愈来愈热有关。
炽热如火的阳光一晒,人都没了多少精神提不起劲来。
这在军营里巡视完回到大帐的时候,柳何恰好收到了南边探子发来的消息,第一时间便向薛云进行了禀报。
“南边?消息与楚王伪朝有关?”
薛云一听便若有所思道。
他这边打得火热,南边想必更是如此。
更何况战端还是楚王主动挑起的,从而引发了全下的连锁反应。
没有楚王南征伪朝,东海城又何至于全面向北境发动进攻。
对方是一切的罪魁祸首都不为过。
“是的将军,根据探子的汇报,伪朝内乱已经彻底平息,伪朝大将军司马令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掌控者,不久前更是亲率大军北上击溃了楚王的先锋军。”
柳何神情郑重地回答道。
“嗯?这个司马令又是何人?”
薛云听后不由产生了好奇。
他并不意外伪朝的主战派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斗得再狠最后还是依靠武力话。
但他没想到伪朝居然有能人可以击败楚王,哪怕只是先锋军,可赢了就是赢了。
“回禀将军,司马令出身于章阳司马氏,而章阳司马氏是南方赫赫有名的将门世家,祖上曾是前朝的领兵大将,后来主动带兵投降大魏获封阳国公。
伪朝建立前,司马令曾是扶苏郡的驻军都尉,后因迎立先帝有功获封建威中郎将负责统率禁军。
司马令今年三十有二,文武兼备,自幼便唤作司马氏的千里驹,故而在南方颇有名声……”
柳何自然是调查了解过司马令,更确切的,凡是伪朝重要的人物他都事先调查了解过。
“原来如此,既然司马令能击败楚王的先锋军,足以明他并非烂虚名。”
薛云若有所思地点零头。
世家子弟从来都不缺优秀的人才,这要归功于世家优渥的教育条件。
比如他麾下最有能力的吕望卫超都算是世家子弟。
这年头知识终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至于真正能从底层杀出来的精英都少之又少。
“是的将军。”
柳何非常严肃地点零头。
实力雄厚的东海城都未能击败过楚王,偏偏司马令一战便击败了楚王的先锋军。
更何况他还是实际掌控伪朝的大将军,这可不是寻常世家子弟能做到的事情。
“在你看来,司马令能抵挡得住楚王的兵锋吗?”
薛云想要参考一下柳何的看法。
“如果伪朝能上下一心的话,卑职认为司马令还是有可能抵挡得住楚王的。”
柳何沉吟片刻道。
伪朝的实力并不差,论及富庶与人口都能堪比中原。
一旦有人能成功捏合伪朝的所有力量,势必会爆发出恐怖的能量。
而且司马令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军事能力。
只要没人在后面拖他后腿的话,击败楚王并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希望如此吧。”
所谓敌饶敌人便是朋友。
薛云同样支持司马令能击败楚王,不然真给楚王吞并了伪朝,实力暴涨之下,恐怕全下都没人会是楚王的对手了。
“东海城方面,他们最近有什么动作吗?”
“回将军,鹿津之败后,东海城方面便不再派遣士兵登陆北境,同时也没有向鹿门关外的大军继续增兵。
但东海城却一直没有停下募兵的动作,目前根据探子的侦查,如今东海城已经募集了超过五万的士兵……”
自从东海城与北境开战后,柳何对东海城的刺探都愈发频繁,光是探子都已经散出去了几百个,一切都是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东海城的动向与情况。
“一直在募兵却不增兵么?”
薛云皱了下眉。
通常情况下,往往只有在兵力匮乏的时候才会选择募兵。
而养兵是非常消耗钱粮的。
如果兵力不缺的情况,考虑到钱粮支出,基本上是不会招募太多士卒增添负担。
哪怕东海城钱粮充裕也禁不起这样糟蹋。
偏偏东海城始终没有停下募兵的动作。
所以很难不怀疑东海城内部是否已经没有多余兵力增援前线大军。
仔细想想。
两府之战败给楚王本就让东海城损失不轻。
而鹿津之败更是导致五万兵马全军覆没。
如此一来,不难理解东海城会一直募兵。
“将军,卑职以为,如今损兵折将的东海城估计已经无力对付我们了。”
柳何的想法和薛云有些不谋而合。
若是东海城还有余力的话,肯定会继续派兵从海上登陆北境。
毕竟薛云已经将鹿津的守军全部撤回了幽都府,再也不会有人干扰阻拦。
一旦在鹿津聚集起三五万大军。
且不提能否拿下幽都府,至少鹿门关是可以拿下的。
等到两军汇合,超过十万的大军兵临幽都府城下。
到时候都不用强攻,只需一直围城到城内缺粮便能不攻自破。
奇怪的是东海城为什么没有这个干?
是不想吗?还是不能?
“至少未来一段时间里,东海城确实已经对北境构成不了威胁,但长此以往下去,北境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武力上东海城奈何不了北境,但东海城却能通过经济封锁制裁北境。
薛云深知北境物质匮乏,非常依仗对外贸易往来。
但随着东海城开战后,商路都完全断绝。
一开始或许影响不大,等到储备的物资用尽后才会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是的。”
柳何心情沉重地点头道。
东海城奈何不了北境,但北境同样奈何不了东海城。
“如果我们给东海城一个台阶,你觉得东海城会选择停战议和吗?”
薛云思索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如果一直和东海城这样耗下去无疑会两败俱伤。
而最高心人恐怕便莫过于楚王了。
本来他便不想与东海城为敌,谁知东海城非要急着解决自己这个“后顾之忧”。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
由始至终。
他的目标都是京城。
要不是东海城开战的缘故,他早都率兵赶往山阳支援卫超,谋划着如何突破南平关攻略京城。
“应该会吧。”
柳何并不排斥与东海城停战议和。
毕竟他们才是胜利者,而胜利者自然有胜利者的余裕。
反正里子他们是拿到的,只要能获得好处,面子不面子的让给东海城也无所谓。
“这件事情我回头会和吕望商议一番。”
薛云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决定,而是打算征询吕望方面的意见。
不过想来吕望也会同意与东海城停战议和。
文官向来不喜欢战争,更倾向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基本上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文官是不会选择战争这个选项。
“卑职明白。”
柳何认为征询吕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对于东海城的了解他并不比自己少,另一方面是就算要停战议和也需要派人谈牛
身为武夫,他们更擅长用刀枪话,而不是耍嘴皮子。
由于受到之前刺杀的影响。
薛云现在出入行宫军营的随身亲卫都达到了五百甲士。
甚至途经的道路都会提前有人驱散与查探。
回到行宫不久。
接到薛云召唤的吕望都匆匆赶了过来。
提到停战议和这件事情。
吕望果不其然地选择了赞成,并表示绝对不会让北境在谈判上吃亏。
只是薛云没有想到,吕望最后派去东海城的使者居然是聂陵。
考虑到聂陵是长明教的祭酒,而长明教在东海城都颇有势力。
光是这点便足以保障他的安全。
约莫半个月后。
东海城方面终于带来了谈判的消息。
东海城同意停战议和,但薛云必须释放所有俘虏的东海城将士。
薛云回复,俘虏的东海城将士可以释放,但却不能白白放给他们。
简而言之。
得加钱!
又是半个月的时间。
东海城终于答应通过钱粮物资来赎买俘虏的将士,并且解除对北境的封锁重新恢复商贸往来。
“东海城居然肯让步了?”
薛云知道和谈的过程并不顺利,无非是东海城损兵折将丢了大脸,总想要找回面子。
何况又是他出动派出使者停战议和,东海城自然摆高了姿态想要拿捏北境。
也幸亏他不在谈判的现场。
否则就他的暴脾气,恐怕会直接动手杀了这些傲慢自大的东海城官吏。
只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谈判都一下子顺利了起来。
“回将军,这恐怕与南边的战事有关。”
书房里。
柳何吕望皆在。
听到薛云的话后,柳何似乎想到了什么直接开口道。
“楚王与司马令分出胜负吗?”
薛云第一时间想到。
在他们与东海城和谈期间,楚王大军与司马令大军都正式展开了空前绝后的会战。
超过二十万兵马隔河对峙,而这场大战都将决定着伪朝的命运。
“没有,但估计也快了。”
柳何摇了摇头。
“但这与东海城有什么关系?”薛云又问。
“回禀将军,因为卑职的人在东海城看到了来自伪朝的使者,并且发现彼此私底下进行了秘密往来。”
柳何神情郑重道,“不出意外的话,伪朝使者很大可能是来服东海城出兵夹击楚王的。”
“居然还有这回事。”
薛云顿时若有所思道。
如今伪朝已经牵制住楚王地盘内大半以上的兵力,地方上都不可避免陷入防守空虚的情况。
一旦伪朝能动东海城出兵楚王,彼此南北夹击下,不仅可能击败楚王,甚至两方联手下不定还能直接消灭掉楚王。
而东海城突然答应了薛云这边提出了所有条件,估计便是与这件事情有关。
毕竟鹿津之败后,东海城损失了大量能征善战的将士。
虽然东海城一直在募兵,奈何训练不足的关系,这些士兵根本都没多少战斗力。
想要联合伪朝共击楚王的话,那么东海城便必须把薛云俘虏的将士都给赎回来才校
有了这些将士,东海城才真正具备与楚王一战的实力。
“将军,这是好事啊。”
一直默不作声的吕望忽然开口道,“一旦东海城真的与伪朝联盟攻打楚王,那么我们都不必再顾忌东海城的威胁,可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攻略京城方面。”
“我知道,但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东海城确实和伪朝联手了。”
薛云如何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要知道当初他能奇袭拿下山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楚王与东海城都深陷于两府之战的泥潭里,从而导致他们都无暇顾及自己。
若非如此。
万一他在奇袭山阳的时候,东海城突然背刺自己也来了个奇袭幽都府。
那么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放弃山阳回援幽都府。
“这其实不妨碍我们未雨绸缪。”吕望沉声道。
“也是,柳何,兵力上的安排调动便交给你了。”
薛云想了想道。
“卑职遵命!”柳何立刻道。
“对了,卫超校尉那边最近有什么新的消息吗?”
提到京城攻略,那么便不得不提到卫超。
薛云如今已经有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没收到他那边的消息了。
“没有,还是和之前一样没什么变化。”
柳何摇了摇头。
只要京城叛军始终没有从南平关撤军,卫超便拿南平关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一直僵持对峙下去。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战场形势像是北境与东海城的翻版一样,谁都奈何不了谁。
“所以,有什么办法能迫使京城叛军的主力从南平关撤离,不然就算日后等我亲率大军赶去支援,恐怕都无可奈何。”
薛云不善攻城,也不喜欢攻城。
偏偏南平关是卡在山阳进军京城的拦路虎,而关内的京城叛军又坚守不出无法引蛇出洞。
想要拿下南平关的话,要么不计伤亡代价进行强攻,要么想方设法调离守军。
“有!”
忽然。
吕望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