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由京城中级F院宣判,吉利全胜,驳回丰田汽车株式会社的全部诉讼请求。12月,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集团)正式成立。
2004年10月,吉利豪情轿车闪亮登场,延续吉利轿车低价的特点,再次刷新轿车价格底线,售价最低至2.999万元,震惊国内汽车行业和媒体行业。全年销售9万辆,年增长20%,市场份额上升到3.21%,出口汽车4500多辆,同比增长10倍。
2004年国内轿车整体销量233万辆,增长13.2%,比目标减少70万辆;南北大众仍然霸占冠亚军宝座,但领先优势减少;国内整车生产企业整合速度仍然缓慢,企业格局仍呈、乱、散状态;同国际主流汽车市场相比,国内车市仍有降价空间。
专家预测,2005年国内轿车的销量同比增长12间。
据业内统计,2004年国内车市乘用车的实际库存可能高达60万辆,庞大的库存相当于南北大众2003年年产量之和,如果按照2005年国内车市的预期,相当于国内各大汽车企业一个季度不用考虑生产的事情。
2005年,国内轿车降价促销成为了主基调。
-------
11月26日,江城李市长亲自来到淘宝控股公司总部,邀请孙健参与江城公用客车厂的改制,江城方面愿意将客车厂80%的股份以2800万元的价格,交给京城电动汽车集团控股,剩下20%的股份由江城公交集团持有;京城电动汽车集团负责妥善安置现有在职干部职工。
11月22日,在李市长和孙健的见证下,京城电动汽车集团总裁邓绍光和沌口开发区罗主任签订了《京城电动汽车集团投资100亿元在沌口经济开发区建设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的正式协定》。
京城电动汽车集团承诺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沌口经开区购买2000亩工业用地(其中200亩生活用地),分三期工程,建成年产60万辆电动轿车、2万辆电动客车和1000万辆电动自行车及发动机等重要零配件配套的现代化生产基地。
项目工期24个月。
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将达到1200亿元,税收170亿元,增加就业4000人。
这是江城有史以来以来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俞领导亲自给孙健打电话邀请,签订协议时,到场祝贺,赞扬孙健为江城和鄂省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沌口开发区提供2000亩土地,施行三年免税,盈利后按照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减半的优惠政策。
李市长得知,在沌口京城电动汽车园区2000亩的土地上,京城电动汽车集团规划800亩用于建设国内最大的京城电动客车研发和生产基地后,眼前一亮,立马召集会议,借鉴江重改制的成功经验,对体制机制僵化、人员设备老化的江城公用客场厂进行改制,80%的股权由京城电动汽车集团控股,20%的股权由江城公交集团持樱
“李市长,我听江城公用客车厂如今还在盈利,为什么要进行改制?”
江城是国内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零部件集散地,拥有江城理工大、鄂工大和江城交通学院等高校汽车专业和汽车研究实体前沿阵地的优势,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孙健早就规划在江城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前世,东风的总部也迁到江城,江城被称为汽车城,除了东风集团外,还有东风本田、东风雷诺、神龙汽车、上汽通用和长安汽车等汽车厂商以及东风汽车零部件公司等汽车配套企业。
江城除了江城公用客车厂外,还有江城客车厂和鄂省客车厂,孙健没有收购江城公用客车厂的计划,对李市长的提议很好奇。
既然李市长已经提出来改制方案,就明已经开会讨论通过了,孙健就不会拒绝,反正生产基地需要大量的管理层和汽车工人。
江城还有江城轻型汽车总厂,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和柴油汽车,鼎盛时期有干部职工3万多人,如今效益不好,改制后,交给了东风公司。
孙健记得,江城公用客车厂改制后,由东风公司担任第二股东,变成了东风扬子江汽车公司,由于效益不好,东风公司出售股权退出,变成了扬子江汽车集团,股权几经易手,重生前,公司面临破产倒闭。
要是国企改制就能腾飞的话,那就简单了!
“孙总应该知道,宇通客车改制前同江城公用客车厂一样,一年生产一千多辆客车,前年改制后,如今年产量达到近万辆,江城公用客车厂如何同对方竞争?虽然如今还在盈利,但主要还是本土政策保护的结果,一旦完全放开,产品没有竞争力,立马就陷入亏损的局面,只有引进像京城电动汽车集团这样的汽车巨头,完全改制,才有可能脱胎换骨。”
江城公用客车厂源自1929年成立的江城公用汽车修配所;1950年建厂,后更名为江城公用客车厂。
1987年,江城公用客车厂注册了扬子江商标,并正式启用该商标。
进入90年代,因体制问题和财政紧缩政策等影响,外地客车大量涌入江城市场,新兴中客车企业又频频发起价格战,江城公用客车厂生产的9米客车售价低至9万元,基本毫无利润,开始出现亏损。1991年,全年亏损550万元,只能靠贷款发工资,为了扭转亏损局面,减员增效;多次裁员后,职工从2315人降到1814人,其中在岗853人,待岗448人,离退休513人。
1992年7月,江城公用客车厂不堪高额债务负担,不得不实施债转股,并入江城公共汽车交通集团(简称江城公交集团),江城公交集团控股100%。
江城公交集团投资1120万元,对江城公用客车厂的冲压、涂装、总装等车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形成了年产1200辆的生产能力。
产品增加到城市公共汽车、城郊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及团体旅游客车等四个系列十五种车型,主导产品G661型通道式大客车和G645型大客车荣获鄂省和江城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