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阿布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阿布小说网 > N次元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 第132章 圣贤皆退隐,纷争何曾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圣贤皆退隐,纷争何曾休

朝歌的战火方熄,下百姓尚未从殷商覆灭的余震中缓过神来。

西周王庭四处传令,抚恤死难百姓,修复宫室城阙,恢复礼乐纲纪。

表面看似风调雨顺,实则在暗潮之下,凡俗人间已悄然成了三教角力的战场。

姜子牙一身麻衣,手执打神鞭,立于镐京未央殿前。

城中百官皆随他听政,表面是辅佐武王,其实更多是遵从命,督导百官。

阐教诸仙多半已上榜,能留下的弟子并不多,但凭着“命正统”的名义,姜子牙的话,几乎等同意。

这让不少周室大臣心中暗暗不平。

“相国虽为命所归,但朝纲岂能久由一人独掌?百王更替,莫非皆要看阐教之色?”

这样的议论渐渐在朝中生根,而姜子牙自己也心知肚明。

他看似稳坐相位,实则被推在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三教矛盾的牺牲品。

——

另一边,截教余脉。

碧游宫弟子死伤大半,三霄音信不知,但并未尽绝。

还有部分门人脱身归隐,散入四野,或寄迹山林,或潜行江湖。

通教主虽然退去紫霄宫,但心中怨愤并未消弭。

在碧游宫废墟上,他负手长立,眼神冷如冰霜,望着东海深处,道声低沉:

“阐教得位,佛门将兴……我截教弟子虽败,却非尽亡。此劫既已成局,便是我通之心魔。然我誓不让截教气运,彻底埋葬于此。”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碧游宫残余气机化作一道剑光,冲入无尽海渊。截教的余火,尚未熄灭。

——

而在人教方面,太上老君闭关首阳山,道场内外白云缭绕,古松千载。

与阐、截不同,人教弟子不求显位庭,也不广布神只,而是散入凡尘,以道化人。

他们或为隐士,或为布道者,看似不与三教争锋,实则暗暗牵动人心。

凡间文士雅集、修真散修,乃至民间百姓的信念,都在潜移默化地被人教染指。

太上老君心中清楚,凡人之气运,才是大道之基。

阐、截之争,佛门之兴,不过是表象。

真正决定未来大势的,仍在人间万千生灵之心。

——

最为低调,却最为得意的,是来自西方的接引与准提。

紫霄宫一战,他们看似退让谦和,实则暗暗收获最大。

“阐、截两教骨肉相残,女娲背负因果,唯有人教表面无为。然大道既许佛门入局,西方必可乘虚而进。”

接引合掌而笑,目光深沉。

准提点头,语声低沉:“如今人间战火方熄,百姓思安,心灵寄托正是空虚之时。若我佛门弟子持经入世,行慈悲之道,百姓岂不皆以佛为归?”

二圣眼神交错,彼此心知:佛门之兴,已在眼前。

——

然而,谁也没有忘记鸿钧那句余音。

“杀劫终局,命既定。”

话虽如此,但群圣心知肚明:杀劫只是暂歇,并未真正休止。

阐教欲守权柄,截教欲复气运,人教潜修凡尘,佛门图谋中土。

看似平静的世间,其实犹如火山将爆发,随时可能再度爆发。

凡人只看得见歌舞升平,谁又能想到,在那高之上,几尊圣饶心机,早已交错成一张铺盖地的大网?

镐京夜色,宫灯辉映,城郭森然。

朝堂上的余音未散,百官虽散去,却仍有人在私下密议。

大司徒赵公皱着眉,低声对同僚道:“姜相权柄过盛,连子之命也多出其口。此若久持,西周怕是要赢周室为阐’之议。”

另一人神色犹豫,却仍点头:“此言虽重,却非虚妄。如今民心虽安,然暗中人心已渐生嫌隙。”

这些言语,迅速被截教余脉捕捉。

——

镐京城外,渭水之畔。

几名截教余脉弟子,身披破旧青衫,在夜风中饮血发誓。

“昔日阐教毁我师门,如今更要挟子以令诸侯,岂能容忍?”

“商虽灭,我辈心中仍有不平!便算血洒于此,也要叫阐门弟子不得安稳!”

其中一人掏出一枚青色玉符,赫然谋年碧游宫所留,虽断裂,却仍带着灵韵。

他们将此符置于水面,符光微微颤动,似回应着他们的誓言。

“截教不死!只要我等还在,便有一日,必让阐门偿还!”

夜风凄厉,誓言传入渭水深处,水波一时翻滚不息。

——

与此同时,西方二圣的手笔也已落下。

镐京城南,数名僧侣布衣草履,托钵而行,口宣佛号,轻声劝化:“世间多苦,唯有修心自度,方能脱离轮回。”

百姓经年兵祸,家破人离,如今闻此言,眼中尽是泪意。

一位老妇人哽咽着,将仅余的一点米粒放入钵中,喃喃道:“若真有能解苦的神佛,我愿舍尽余生……”

僧侣合掌,低声念诵佛号,目中隐有金光流转。

远处山巅,准提与接引对视一眼。

“善哉,百姓心已开。”准提低声一笑。

“道途已现。”接引合掌,眼神深处闪着炽烈。

这并非明争,却是暗夺民心。

——

太上老君于首阳山静坐,道炉之火映照松影。

青牛低头咀嚼青草,似无知无觉。

老君却缓缓开口:“佛门入世,阐教执政,截脉暗涌……诸般因果,已乱于凡尘。然大道自有衡定,未到终局,不得妄牛”

他拈指一算,眉间掠过一抹淡淡忧色。

“但愿,这场棋局,不至再起圣战。”

话音落下,炉火摇曳,仿佛也随之低吟。

——

夜幕更深时,姜子牙独立宫阙之上。

他望着镐京的灯火,眼神却没有半分安稳。

“商已亡,周方立,凡间当休养生息,百姓方能得安。”

然而他心底明白,三教之争未曾止息。

今日朝中之议、城外的暗流,都如刀锋悬在头顶。

“封神之战已过,劫运未消。”他低声叹息。

手中打神鞭微微颤动,仿佛也在为将至的风暴而动。

——

宫墙之外,渭水之滨,山巅之上……

阐、截、佛、人,四方的意志,已经在暗暗交织,宛如无声的剑刃互相逼近。

地虽静,却已然杀机四伏。

这正是:

阐教执政威声重,截脉残余暗涌生。

佛门潜入人心处,壤未稳已风惊。